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时政京山 >
【美丽乡村记者行】施家窑头村:一橙乡村兴 甜蜜在心头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08    【字体: 】      
  整洁的村庄生机盎然,微风拂过,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初夏时节来到施家窑头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村庄、不一样的新生活……
  施家窑头村将生态宜居贯穿建设之中,进一步扮靓美丽乡村“颜值”,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听着村头喇叭“唱着”脍炙人口的红歌、看着村居门前“淌着”乡愁依依的小桥流水,让人忍不住想停下脚步来静静欣赏这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村庄靓,蝶变描绘新景色
  驱车驾驶进村,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种满了玉米,放眼望去,碧草茵茵。不一会儿,一片水域映入我们眼帘,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的中央,落座着一个凉亭,老人带着小孩三三两两围坐着聊天乘凉,亭子里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美丽乡村建设前,这里就是一个荒芜的水池,哪有现在这么美哟。”正在凉亭里和孙子玩耍的严大姐看到有人来采访,笑呵呵的告诉我们,以前这里没有亭子,水里面也经常有垃圾浮在水面上,搞美丽乡村建设后,村里开始整治池塘,清理淤泥,搭建凉亭,现在水清澈起来了,也有了休闲乘凉好去处。
  沿着村路往里走,整齐的巷道、干净的地面、粉刷一新的墙面,门前屋后花红柳绿……随处可看到的都是一派美丽怡人的乡村景象。想让乡村美丽需要每个村民的参与,也需要成为每个村民自觉的习惯。
  “我们都是村里的村民,环境好了,大家都开心。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肯定要自觉维护,即使不说我们都要自觉地做。”今年55岁的蔡小兰是施家窑头村六组村民,每天早上从6点半开始到11点半结束,下午再从4点半开始到5点半结束,负责给村里公路和湾里的树洒水。
  “在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没有任何阻挠,都非常的支持,建成之后,对环境的爱护也蛮主动,房前屋后自己在搞,公共场所也有人监督。”施家窑头村党支部书记严维忠告诉我们,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民齐心协力,哪里环境卫生有问题就及时处理,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了。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民们的素质也都普遍提高,如今的施家窑头村已发生了巨大改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了一幅新农村风貌……
 

 
  产业兴,甜在村民心窝窝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口,助力脱贫攻坚,施家窑头村逐渐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与脱贫攻坚的统筹之路。
  施家窑头村通过“内寻外引”,村“两委”引入客商黄海波成立了湖北欣汇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余万元在六组流转土地面积1200余亩,开发果蔬采摘、生态种养、有机餐饮、旅游观光及科普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吸引了一批本村及周边村民前来务工。
  今年40岁的杨海军是田园综合体的“务工主力”之一。每天凌晨2点,当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时,杨海军和其他村民们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他们穿上半身防水衣,便下水开始了拉网捕虾。
  “我们在这里主要就是投喂虾饲料,拉网捕虾,还有果树套种、除草施肥之类的,然后帮忙管理一下。”杨海军说道,平时在家里就是种种田,到这里干活比到家里收入好一些,每年能多挣得两万多块钱。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村里今年通过争取项目扶持10万元,工作队扶持5万,村筹资3万,总共18万,在欣汇荣建立了果冻橙基地,基地建成以后,每年收益可达十万元。”严维忠告诉我们,果冻橙是经过“村两委”通过网上搜选、向外咨询,结合周边采摘园选定的,市场销售很好,价值也很高,“本村23户贫困户可享受基地分红,最低保证年户平均可分红3000元,有效保证贫困户不至于返贫。”
  据了解,欣汇荣主要采取“村级领办+回乡资本+土地入股+贫困户务工”为主的扶贫模式,带动施家窑头、潘岭、永兴、苏佘畈四个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已吸引带动周边35户贫困户入股土地320亩发展果冻橙种植,亩平经济效益可达11000元,户平增收近10000元,为永兴街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一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甜在心头,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乡风纯,文明风尚暖人心
  如果说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那文明就是美丽乡村的题中之意。漫步在施家窑头村小道上,一股文明风尚扑面而来。
  施家窑头村充分利用村口、路边围墙、农舍等与村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场所,宣传党恩政策、村情村貌、幸福生活、孝道文化等画面共1000平方米,通过文化造势,让村民在日常生活起居、休闲娱乐中享受文化的熏陶,引导村民感党恩知党情、勤劳致富、尊老爱幼,让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在村口路边,一个导向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牌子上写的“孝敬亭”吸引住了我们的目光。
  面对我们的疑惑,施家窑头村党支部书记严维忠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取名的由来,在美丽乡村点初期,通过走访老党员、老村民,广泛征求老人们的意见,收集村里的历史文化得知,以前老一辈还流传的一个孝敬公婆的故事。村里人觉得赡养后代、尊敬老人的美德是值得传承的,所以根据老人的回忆建议,建了一个孝敬亭。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树立道德模范,有助于提高村民的个人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潜力。
  如今在施家窑头村,说起谁家的媳妇儿人好孝顺,那大家心中也都会想到一个人。六组好儿媳袁中兰待公婆如父母、公婆待她也如亲女儿,家庭和睦美满,是全村模范家庭。
  来到袁中兰家时,袁中兰正在和婆婆一起包饺子,面对我们的采访,她颇为不好意思地说道,“尊老爱幼都是每个人应该做的,我们一直都很亲热,一辈子都没有红过脸,没有争吵过。我们这样做,也会给我们的下一辈做好榜样,让他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与此同时,施家窑头村还通过五星党员评比、好婆媳评比、最美家庭评比、积分制管理等机制为村民营造了一个孝老敬亲、邻里关照的生活氛围,弘扬了尊老敬老的孝道精神。(全媒体记者孔令玲  通讯员孙晓宇)
 
  记者手记:
  美丽乡村建设,要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施家窑头村建设中,注入了乡土的味道、乡愁的记忆、文化的传承。在村庄原有的形态上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如今的施家窑头村道路通了,环境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收入也提高了。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生活的活力和奔头,还收获了精神文明新风。在阳光的照射下,施家窑头村正向着乡村美、产业兴、乡风淳、百姓富的繁荣景象大步迈进……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