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时政京山 >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报道 代银国:从笨鸟先飞到头雁领行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6-25    【字体: 】      
    入夏已有一段时间,太阳火辣辣的,走进曹武镇戴家坡的小龙虾养殖基地,百亩虾池中,百余只大白鹅欢快地在水面嬉戏,红掌借力青波划桨前行。水下蛰伏的小龙虾肥美硕大,在虾农的捕劳下成为战利品,经过片刻观察,代银国喜笑颜开,今年又有一个好收成!

     


 
  再也不用戴贫困户的“帽子”了
      今年63岁的代银国,是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妻子走的早,和两个儿子相依为命,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工作,他却歇不下来,天天找事做,想着赚钱。
      贫困户的帽子,我不愿意戴,还是得自食其力,不拖村里后腿。四年前,代银国只会种田贴补家用,一年收入只有1万余元,除去开支,生活常常捉襟见肘,那时候他便萌生了要脱贫致富的想法。
      2016年,代银国积极响应村委会号召,带头承包了6亩地,村里用集体扶贫资金为他打造鱼塘,开始发展起小龙虾养殖产业。为了把产业做好做强、实现有效增收,代银国多次参加养殖技术培训,积累学习养殖经验和方法。虾苗投放后,他更是不分昼夜打理虾池。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虾池打理得井井有条,龙虾长势喜人。
      第一年我赚了2万元后,之后我就扩大虾池规模,如今已经有了18.6亩的虾池。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代银国的付出得到了回报,等到夏季虾子上市,适逢当季龙虾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代银国尝到了靠自己拼搏奋斗增收致富的甜头,利润翻倍增长,2016年他也成功脱贫摘帽。
 
  自己脱贫,还要带领他人致富
      通过发展壮大扶贫产业,代银国现如今已经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小龙虾养殖大户。对此,他并不满足,在他的指导传授和带动下,周边10余户贫困户也加入到了小龙虾养殖行列。
      代银国龙虾养的质量高,生病少,我就经常去找他学习消毒,治病的方法技术,他帮助了我不少。66岁的田明新在代银国的带动下,从2018年也试着养了八亩龙虾,去年增收利润近万元。在代银国的带动下,戴家坡村小龙虾养殖项目蒸蒸日上,18户贫困户共开挖龙虾池180亩,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以上。
      除此之外,代银国还利用冬闲时间,组织带领贫困户到田埂和山上捡柴禾。我去年冬天捡柴每天可以卖200块钱,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说起捡柴收益时,代明会开心地说。
      勤能补拙,勤能生财。2016年至今,四年的时间,代银国实现了从一名贫困户向养殖大户和致富带头人的人生蜕变,勤劳、能吃苦是促进他人生转折的关键。现在我又留下一个水塘专门养鱼,花鲢鱼、白鲢鱼、草鱼这些我都有,这样我的鱼、虾、鹅都能卖钱。”说起来效益,代银国又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全媒体记者郭树莉 陈磊)

  记者手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曹武镇戴家坡村村民代银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拔除“穷根”,摒弃“等靠要”消极思想,用自身勤劳的双手去奋斗拼搏,才能从根源上摆脱贫困局面,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因此,贫困户脱贫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能自我创造价值,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扶贫更要“扶志” “扶智”;。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