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京山非遗保护成果丰硕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05    【字体: 】      
  6月5日,京山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走进曹武镇。今年遗产日的非遗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下,京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大步向前。目前,全市有国家级保护名录1个,省级保护名录8个,市级保护名录14个。国家级代表性传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
  近日,京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将选送《绿林锣鼓》、《老汉背妻》两个传统节目参加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的集中展演。此外,第三批京山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工作也在进行中,并定于6月底召开全市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作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系列活动之一。(张敏)
  悠悠岁月间,这些传承人站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第一线,默默耕耘,无悔守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山几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凝练丹心写传奇
——夏氏丹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夏小中
 
  夏小中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就有自己的医学梦。1976年10月随父亲夏方清在天门市石河镇唐店村医务室任赤脚医生,1979年5月随父任京山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医生,1985年9月开办集体性质的京山县中医外科痔瘘专科医院,1993年5月成立湖北夏小中医院。
  2011年,《夏氏丹药制作技艺》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2年,夏小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丹药分为内服和外用二种,内服丹药,称为“服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外用丹药,常用于治疗顽疾。炼制丹药,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而且需要良好的悟性和环境。炼制外丹用以功病,最能体现中医“毒药功病”的思想。夏小中炼制的白降丹、红升丹对治疗骨病风湿病疗效显著。
  多年来,夏小中一直致力于丹药的研究,传承传统的中医药学。以骨髓炎、骨结核两类病症为例,用传统的中医外用药就可以使其得到很好的治疗,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创伤小、疗效好。
  2015年至今,夏小中积极参加了中国文化遗产日暨首届湖北省主场城市(黄石)活动、第二届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和第五届非遗博览会,活动中的现场技艺展示解开了许多市民对于传统中医药的困惑。他还多次参加中国传统医学会非遗产业联盟会议并做为代表发言,先后在湖北崇阳、松滋、夷陵义诊多次,免费送药50余万元。
  “文化复兴首先就要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保护好非遗这一珍贵的文化瑰宝,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夏小中说。
  
光与影的守护者
——京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倪未同
 
  倪未同出生在京山雁门口镇易场村,今年70岁,自幼喜爱民间艺术,年轻时拜老艺人彭幺为师,熟练的剧目有《岳飞传》、《七侠五义》、《包公断案》、《站花墙》等。现在是省级非遗项目京山皮影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一位对民间艺术执着的守护者。
  上世纪80年代初,京山皮影戏班在城乡相当活跃,大大小小的皮影戏班子比比皆是。在过去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是最受老百姓喜欢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皮影戏和其他传统艺术一样,面临着观众少、传承难,濒临消失的问题。
  原来唱戏的老艺人相继过世,现在愿意学唱皮影戏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对于谋生都很艰难的倪未同来说却从未想过放弃,家中保存完好的皮影戏和手抄唱词本被他视为此生最珍贵的宝贝。
  就在前年,他带领新组建的皮影戏班子在京山文峰公园的百姓大舞台上给全市观众免费送上了两场精彩的皮影戏。今年年初他们又走进湖北(京山)网球学校,让娃娃们在光与影的说唱艺术中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在参加今年5月潜江市举办的湖北省皮影戏展演中,倪未同说道:“没想到在我有生之年,京山皮影戏还能登上全省的大舞台,我会把京山皮影戏一直唱下去,唱出去。”
  
传承家乡好味道
——白花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木发
 
  在京山的罗店镇流传一句“东不拿,西不带,就要一把白花菜”的老话。以京山罗店、巡店为代表的白花菜食用地的人们,无一例外都认为天底下最好吃、最开味下饭的就是白花菜,因此白花菜也深深打上了“家乡味道”的烙印。
  马木发1958年7月出生于马店村六组,从10岁就开始通过家人接触白花菜种植、采收、腌制的传统制作技艺,15岁能独立完成整个制作技艺流程。2003年独资创办了富水蔬菜制品有限公司,从当初办厂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35人。马木发作为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坚持在当地广泛开展传承活动,并亲自教授工人学习传统的白花菜制作技艺,至今累计社会传承人数达百余人次。
  2018年马木发被评为“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佳传承人”。他多次参加京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并带着该项目走进京山各乡镇的学校,现场展示制作技艺,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和关注,为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希望更多人知道京山白花菜,并记住百花菜的味道,作为该项目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能保护这一传统的制作技艺是我莫大的荣幸。”马木发说。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