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走笔口子镇·边界行 >
记者走基层:口子村之钱场镇桥河村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05    【字体: 】      
 【编者按】京山素有“鄂中绿宝石”之美誉,地处大洪山南麓,江汉平原北端,钟灵毓秀,物产富饶。但与邻近应城、随州、天门、钟祥、安陆等县市边界交集的口子村等地方过去多因区位偏僻、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限制等原因,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70载栉风沐雨,70载砥砺歌行,这些地方蕴藏着怎样独特的人文故事和自然风景?上演着怎样火热的发展激情?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今日京山全媒体采访组分赴各镇边界的多个乡村,用镜头和笔触,深情记录新时代下京山开放自信、安定和谐、砥砺奋进的新形象,展现人民群众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图景,营造共庆祖国华诞、共享伟大荣光、共铸复兴伟业的浓厚氛围。从今天开始,本网陆续推出“记者走基层--行走口子村”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历久弥新写意画
  ——探访钱场镇桥河村
 
  昔日废弃的养殖场,摇身变成村民休闲和美丽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宛延亘古的柳河恢复了美丽容颜和曼妙身姿,裹着一泓清泉穿过汉宜公路,不知疲倦地向下游流淌。几艘靠岸偷闲的游艇与数名闲暇垂钓之士互不惊忧,似乎不忍打破这唯美、宁静、和谐的画面。
  今日桥河为何成“人间瑶池”?记者不禁一探究竟。
 

 
  “车轮”滚滚百业兴
  从京山城区驱车40分钟车程就到了钱场镇桥河村。从汉宜公路左转,一块高耸的石碑映入眼帘,“桥河”村标格外醒目。
  进入桥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两委”干部带领我们来了一场时空穿越。
  “桥河因路而兴、因人而旺。”村支委刘东海开门见山。1928年汉宜公路正式通车,从那时起,桥河村的命运就与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汉宜公路贯通后,桥河东到汉口只有170公里距离,3个多小时车程,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发展的死结也解开了。
  1958年,钱场公社在汉宜路南边建造了粮食仓库(龙泉粮站),接着公路管理局在公路北边建了道班房,电讯局也在这里搭建住房,桥河的粮食和农产品因此流通到全国各地。
  集体制生产时期,桥河村先后兴办有机务队、缝纫社、林场、畜牧场、石灰窑厂、铁匠铺、小卖部、渔场、酒厂、砖瓦窑场等,其规模在钱场区首屈一指。 1968年至1976年间,桥河村还成为了武汉市22中知青集中插队的地方。
  1980年后,来自桥河村、金泉村、龙泉村、祠堂村、徐冲村等地的村民陆续在汉宜公路两侧建造住宅,开办商行,商贸往来异常繁荣。
  2007年12月和2010年5月,随岳高速和武荆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并在桥河村境内交汇,设立互通。两条高速公路更加缩短了桥河通达全国的速度,到武汉更是缩短为一个半小时车程。
  交通的改善,桥河人的从业观念也呈现多业态发展。至2017年,桥河村1070名劳动力,外出务工720人,从事农(林)业230人、养殖业40人、建筑业2人、交通运输业36人、餐饮和商业42人。
  如今,从桥河村走出的大学生有128人,其中1人考入清华大学,大学教授、博士(后)12人。县(团级)以上干部近20人,他们是国家的财富,也是桥河的骄子。
  观滴水可知沧海。桥河村的发展与交通相交相融,交通条件的飞跃改善,为其它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车轮经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雁阵”引领产业活
  美丽乡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受交通之利,桥河村开风气之先,历来干事创业氛围分外浓厚,特别是党员干部,往往率先带头,为全村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
  听说桥河村有个“养鸡第一人”,记者瞬间产生了采访的兴趣。正在鸡场吃午饭的杨望喜见到记者一行,热情招呼我们坐下。
  老人今年70岁,是一名老党员,担任过几年村干部。他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谈吐自如,不询问年龄,绝对想不到他是一位古稀老人,或许是良好的事业成就了他的年轻心态。
  “1998年,我响应村委会号召,边当村干部边搞养殖,从1000只蛋鸡起步,到2009年退居二线,我的养殖场已经发展到8000只。”杨望喜对自己的创业经历历历在目。
  杨望喜说,现在年纪大了,两个养鸡场都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平时还在鸡场帮忙。截至今年,鸡场规模再次实现翻番,达到1.5万只。由于今年市场行情好,每只鸡纯利润可达60元左右,一年下来,收入非常可观。子承父业,后继有人,老杨喜出望外。
  据随行村干部介绍,由于钱场镇农谷地奥等有机肥厂相继落户投产运行,养殖的后顾之忧彻底得到了解决,全村养鸡户现在已经发展到80多户,总规模达24万只,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纯收入405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平增收2600元,蛋鸡养殖已经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杨望喜只是桥河村党员创业的一个缩影。“桥河村共有党员67名,其中参与创业的达到80%,党员的双带作用日益凸显。”村党总支书记邵言红向记者介绍。
  优质稻生产、养殖业、大米加工业、运输业、个体工商业……等方兴未艾。据了解,桥河村431户,具有特色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就有22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2%。
  在大力发展农民家庭经济的同时,桥河村“两委”不忘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的说服力、感召力和向心力。
  有效整合矿山企业,改变无序开采、效益低下的局面,实现国家、集体、联营业主三赢。盘活村级小学闲置资产,招引清河油脂公司落户生产,获得固定租金收入。同时,对到期的荒山荒地进行公开发包。2018年,该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万元。
  正是因为有了产业的带动,桥河人想富、敢富、干富、快富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灵魂”塑造乡村美
  鲜花、喷泉、广场、林荫,一弯绿水绕着村旁缓缓流过,百米走廊、腾飞巨龙、挑角凉亭、植物迷宫,水上乐园,一个个景观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暮色降临,紫薇走廊灯带亮起,文化广场灯光摇曳、舞姿婆娑,一个充满乡愁和诗意的旅游景点初具雏形,一步一景串珠成链,全域美丽步步可观。
  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积累增加了,钱投向何方?村党总支书记邵言红认为,应更多地为村民们谋福祉。
  基于这种理念,2005年以来,村集体出资380多万元,把全村的主要道路和通往各农户家门口的人行道都铺上了水泥,硬化道路总里程约15公里。
  与湖北泉州商会对接合作,将村庄环境整治与旅游消费项目相结合。投资450万元新建水上乐园、植物迷宫、时光隧道、音乐喷泉、牡丹游园等游玩项目,通过后期经营性收益来确保项目可持续运转。
  硬件达标了,关键还要塑魂。桥河村投资16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2200平米的文化广场和240平米百姓大舞台,常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与此同时,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融入其中,对严门拳、舞狮、舞龙等本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让广大群众沐浴文明乡风,享受健康生活。
  “目前投资3000多万元的桥河大社区已经建成,我们按照‘1+6’的建设模式,辐射带动金泉镇、龙泉、徐冲、方岭、朱山、祠堂等村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实现‘旅游+产业’双增收。”邵言红表示。
  桥河村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硕果,先后获得“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百佳村民委员会”称号。2019年5月14日,在京山市2019年第一次美丽宜居乡村观摩中勇夺第一名。
  满目皆葱绿,幽香扑入鼻,一步一风景,处处展生机。桥河村借着乡村振兴的浩荡东风,整村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徜徉在舒适宜人的田园风光中,置身在幸福和谐的乡村院落里,百姓脸上喜笑颜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精彩画卷正在一步步铺展,一笔笔绘就。(石西子 曾凡学 张武华)
 

 
  记者手记:
  桥河,一个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说桥河,大气与时尚共存,清风与明月相拥,听得见涓涓细流,闻得见花草清香,可相思,可发呆,可怡情……美丽的风景拨人心弦,浮躁、杂念被一点点过滤,心灵也在这赏心悦目中完成了一场诗意的回归。
  看桥河,绿意盎然的花海,闲暇逸志的长廊,翩翩起舞的喷泉,快意轻松的水上乐园,田园野趣的休闲民宿,倾情演绎的文化大餐,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已然是久居闹市、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今日桥河,绝非巧合。活力迸发的桥河村,正在慢慢转化这些丰厚的旅游资源和财富,随着“桥河模式”和“桥河品牌”的不断塑造,桥河作为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将近在咫尺。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