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创城专题 > 创城之我见 >
全力当好“三员” 助力“创城”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31    【字体: 】      
付直波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是市委着眼于京山高质量发展、城市提档升级、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决策部署,人民有期盼、发展有需要,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加快京山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人民群众是创建主体,要最大限度调动市民参与创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从目前我市城市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城市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够强、城乡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城乡环境卫生有待加强和改善等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问题清单和路线图,进一步强弱项、补短板,加大投入,统筹推进,确保成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和京山市民,必须始终与市委决策保持高度一致,主动融入、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在“创城”工作中履职尽责、当好表率、贡献力量。主要是做到当好“三员”。
  一是当好宣传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要的前提是加大宣传,形成共识,在创城中做到全市人民的思想认同、行动自觉,集聚力量。首先,要明确“创城”的意义。加强“创城”的目的、阶段性工作任务学习,弄懂弄通其重大意义和自身参与创城工作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创城工作同步、同力、同向。其次,做好创城工作的宣传。在工作、生活中,向市民大力宣传创城的意义和目的,引导和教育广大市民自觉参与、形成共识,全力支持创城工作。第三,加强亲属的宣传引导。言传身教,做好亲属的宣传教育工作,带头支持和参与创城工作。
  二是当好监督员。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中彰显人大作为。突出监督重点。围绕“创城”相关工作,加强对城乡环境整治、城市和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监督,推进相关工作落地落实。加强“创城”议案办理工作监督。采取听取工作报告、视察检查、专班督办等形式,加强议案办理工作督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推进有效。监督不文明行为。对创城工作中不文明的人和事,坚决抵制,敢于站出来,规劝不文明行为,加强教育引导,努力营造创城人人有责、人人是主人的氛围。
  三是当好服务员。努力为人大监督和代表履职提供服务保障。一是主动参与各项监督工作,并在监督中广泛收集代表和群众意见,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作用。二是主动服务代表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动员和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到创城工作中,发挥好代表的监督、建言作用。三是服务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围绕创城活动相关工作,指导各代表小组精选活动主题,组织代表开展各项监督、视察活动,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发挥代表在创城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及时交办督办代表建议。对创城工作中代表提出的各类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归类,交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并加大意见建议办理的跟踪督办力度,确保意见不落空、见实效。
编辑: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京山市电视台、今日京山官方微信

wx2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002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