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上前,铆足干劲拼命干,纵使千难万难,千辛万苦,也一定能让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见效!”6月29日,京山大礼堂,先进典型周为的一番真情表述,赢得了现场人员雷鸣般的掌声。
周为,京山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2021年底,接受组织安排,周为到开发区从事项目建设工作,三年不到,当初的“门外汉”,如今已成为“行家里手”,受到项目业主的一致好评。
初来乍到,“傻干”磨炼硬本领
在经济开发区,周为有一个外号,叫“项目活地图”。原因无他,帮业主理计划、跑审批、盯进度,周为“手到擒来”,熟稔无比。
“刚来的时候,有新鲜感,但更多的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做。”回忆起过去,周为打开了“话匣子”,有一次在上虞风机项目施工现场,因为初来乍到,业务不熟,周为没底气,在介绍项目建设流程的时候,“照本宣科”,声音大不起来。“项目业主董总瞥了我一眼,他的这一眼神,让我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周为猛然醒悟过来,“抓项目服务,不能光有激情,要既懂业务流程,又要对项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一勤天下无难事。接下来的日子,周为一股劲沉到一线,不分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仅用两周的时间,就跑遍了园区57个项目,每天步数2万+,自然也渐渐熟悉了项目建设的全部过程和推进细节。白天跑完项目现场后,晚上周为也不懈怠,加班加点学习各类规划,研究施工图等,不懂的就向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
一番“傻干”下来,董总对周为“刮目相看”,周为项目服务的劲头也更足了。
随时待命,全时服务“不打烊”
项目服务不分大小事,24小时待命是常态。鉴于此,周为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哪怕节假日、周末也是如此,只为不错过每一次的“被需要”。
上海宽程项目落户开发区智能包装机械产业园,项目业主李董因上海总部生产经营走不开,又着急在京山建厂扩大生产,项目手续办理和建设只能委托给施工方负责。李董想到了周为:“小周,我是真的走不开,辛苦你帮我多盯一下。”
带着项目业主的信任,周为想也没想,担起了这份责任。自此后,白天周为跑设计单位,了解项目图审的上传情况;晚上则通过电话沟通图纸审核意见,紧盯图纸修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原本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的图纸图审程序,周为仅用7天就高质量完工了。李董得知后,由衷地感叹道:“有困难,找开发区我放心!”
大到项目施工中的临时设计变更,小到水电气接入等问题,但凡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周为总是想项目业主之所想,急项目业主之所急,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办理,高效、高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说不累是假的,但周为从没想过打退堂鼓。他表示,“每次听到项目业主的夸赞和认可的到时候,心里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觉得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迎难而上,全力以赴“破堵点”
在服务项目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式各样棘手的问题,但周为从不轻言放弃,坚持点对点、实打实、硬碰硬逐个攻坚。他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直面问题不退缩,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泓安模具项目落户时,周为发现,有2座110KV高压电塔位于山坡边紧挨项目红线。凭借着以往的经验,周为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风险:塔基会不会垮,高压塔下方施工会不会有安全隐患?思考过后,周为迅速联系属地街道、电力等部门多次踏勘现场。面对“能不能迁?怎么迁?不迁又要怎么做?”的问题,大家举棋不定,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
迁塔,审批加施工就要8个月以上,时间紧、成本高;不迁塔,就要退让红线、加固塔基、改动前期审批、资料,项目业主也不能接受面积变小。
迁,还是不迁?反复衡量后,大家一致认为不迁塔更有利于推动项目落地,最终下定决心不迁塔,退让红线!
决策已定,关键在于落实。周为主动请缨与业主沟通,同步启动前期审批调整、塔基加固方案设计,连续7天厚着脸皮反复上门做工作,从项目的实际厂房需求、工艺流程,到一次次优化布局、修改红线,最终业主接受了退让方案。
好不容易打通了困扰项目进展的堵点,另一个难题又接踵而来:项目因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施工队不能进场。
眼看着要延误工期,周为主动和相关单位沟通:“红线图变动很小,对规划和图审基本没啥影响,项目开工在急,等不得,要不我来盯着办手续,大家同步推进,这样行不行?”最终,在周为的不懈努力下,原本还要半月才可能开工的项目,3天后就正式启动了!
目前泓安项目正有序推进,三期全部建成产值可达10个亿,税收3000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