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沿着京山河走向共富】石板河村:一颗葡萄“甜蜜”一河两岸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婧钰 刘虹 王雨薇 孔令玲   发布时间:2024-10-11    【字体: 】      0

9月29日,循着葡萄的鲜甜清香,记者去往“葡萄小镇”石板河村探访被一颗葡萄撬动的石板河特色产业发展。

石板河由山水汇聚,穿丁家冲而过,流经石板河村坦荡如砥的河床,潺潺而下,阳光下金光荡漾,细碎的水流声诉说着抗日革命的红色岁月、也讲述着石板河村民安居乐业的点滴日常。

“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石板河葡萄采摘节了。”顺着声音看过去,道路两旁有秩序地停着不少车辆,三三两两的人说着话,向石板河村委会走去。热闹的氛围充盈着石板河村,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摘节在欢闹声中拉开帷幕。

pt111

河水迢迢忆乡愁,老乡建家乡

“2014年的时候,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集镇上也都是泥巴路,当时村里很穷。”听着石板河村党支部书记黄涛对往日的感慨,很难从眼前的柏油路找到过去那一下雨便会四处泥泞的痕迹。

驱车前往石板河村的路,平整宽阔,“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就是这样在石板河村应验的。从黄涛琢磨着把石板河村的路修通开始,村子共富的齿轮便开始转动。

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河道日常治理;积分鼓励村民巡河;不定期开展河道清淤、捡垃圾、除杂草等活动;植草、美化渠道护坡。“结合共同缔造行动的开展,让群众参与石板河的治理。”在黄涛眼里,石板河带着石板人的记忆重焕生机。

pt222

据秋满园葡萄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段生远介绍,村里决定种植阳光玫瑰之前,他和村党支部书记黄涛一见如故,当时的他们一人手握创业资金、一人探寻共富良方,不谋而合的是,两人都想要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

“曾经想过在村里发展养殖业,考虑到养殖业对石板河水质可能造成的污染,最后还是选择了种植业。”二人用一年的时间去往全国各地充分考察适合石板河村的产业,最终决定因地制宜,利用水好土好的条件种植阳光玫瑰。“我们除了根据市场确定产业,也在初期首先找好了销售渠道。”段生远说,这才保障后来阳光玫瑰一成熟便不愁销路。

pt333

“为了提升整个合作社的分拣储运能力,我们今年八月份还建成了秋满园的物流、冷链、分拣中心。”段生远走过忙碌不停的分拣生产线。分拣线的尽头就是冷藏仓库,整个分拣中心建有7个大型储存冷库和一个4000平方左右的分拣场地,高峰期的分拣量每天能达到30万斤。

藤蔓荫荫话丰收,产业富村庄

“这个葡萄园建成以后,我就回来做管理,负责这里的一些事务,比厂里面打工要强多了,一个月有几千块钱,也可以把家里也照顾到。”葡萄园管理员段作武清晨忙完手头的工作,从冷库赶来秋满园1号基地巡视葡萄园。

和段生远一样,他之前也背井离乡在外务工多年。在得知家乡要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时,对故乡深深的眷恋牵引着他回到家乡。不少村里“新”人都是秋满园合作社成立后才回来的,越来越多人愿意留在石板河村来共同书写这里的故事。

“我们确定村子发展葡萄种植业后,第一步是在村里进行土地流转,但刚开始时老百姓都不理解、不愿意,认为赚不了钱,反对的声音很大。”黄涛说,现在村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种葡萄带来的收益。

掀开棚布,葡萄园管理员走过一排排葡萄架,拆下渐变色的套袋,清理阳光玫瑰串上的烂果坏果。放眼其它棚间,也有不少管理员忙碌着,大家多是石板河村的村民。

pt444

2017年,这个依河而居的村子流转了200亩土地,种下了第一批阳光玫瑰葡萄苗。通过最初合作社示范带动,村民们自发陆陆续续加入进来。

“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经到达5000亩。好在阳光玫瑰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说到这里,黄涛声音不由得上扬,难掩高兴。

“一个人的富裕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富裕,我就想回到家乡带领更多父老乡亲们,一起干成一件事。”这个想法支撑着段生远和黄涛想方设法带领村民们共富。

绿果串串育精品,品牌闯市场

“土里刨金,一定要种精品。”抱着这种想法,石板河村在阳光玫瑰的种植上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使用无污染有机肥、疏果环节专业把控,并与农业高科技公司签约,保证阳光玫瑰在种植生产全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指导。

“每年,云南省红河州的专业疏果工人都会来我们这里给阳光玫瑰疏果。”一位今年也加入到疏果队伍中的村民,拿着一挂大小均匀、颗粒饱满的阳光玫瑰展示给我们看。从去年开始,大量的村民加入到疏果工作中。“通过跟云南专业技术工人学习,我现在已经可以独立进行疏果了。”石板河村村民黄浩聊起5月的疏果季说到。

“加入合作社后,我们根本不用操心阳光玫瑰的种植品质,合作社会将所有的种植技术都教给我们。”正在巡视葡萄大棚的石板河村村民高兴地分享,村民的腰包因为“绿果”鼓了起来。

pt555

“去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合作社最繁忙的时候,今年因为年初的冻雨,所以阳光玫瑰的上市销售时间推迟了。”严寒伴着酷暑,今年阳光玫瑰上市前,石板河村又经一轮高温天气,炎热导致葡萄上糖时间延缓。“那段时间,我们会在正中午最高温的时候,在棚内用喷灌降温。”

“市场是始终需要精品的。”在黄涛和段生远的计划中,未来石板河村将继续深耕阳光玫瑰品质赛道,“着力打造石板河阳光玫瑰品牌,争取闯出一番新天地来。”

俯瞰石板河村的航拍图片,800余亩葡萄大棚和200多户村居正好分布在石板河两岸。河水潺潺四季,讲诉着石板人的共富故事。(全媒体记者张婧钰 刘虹 王雨薇 孔令玲)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