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从“孤独一棵树”看绿色满古城 ——解读生态守护的襄阳做法
来源:综合自汉水襄阳、今日谷城、襄阳日报、微行襄州、襄阳生态环境局、襄阳水利、网络等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2    【字体: 】      0

汉水奔涌千年绿,古城新颜万象新

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抖音

想必都被“ 襄州孤独一棵树”刷屏了吧?

为古树“让路”

不仅为古城增添一处网红打卡点

也成为襄阳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来自网络截图

在襄阳走红的不仅只有“襄州孤独一棵树”

扁山上的丝棉木

广德寺的银杏树

汉江边的红杉林

都是诸多襄阳人的“美好记忆”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襄阳的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座与树结缘的城市里,每一棵树都在讲述着特别故事,而襄州西湾公园那株孤独的苦楝树,正是这绿色交响曲中最动人的音符。

据了解,襄州区“一江两河”项目规划初期,这棵楝树的位置恰好处于施工范围内。设计团队在实地踏勘时发现,这棵树树形优雅、枝繁叶茂,与周边的河流、桥梁及建设中的工地相得益彰,没有其他树木相伴,只有江水环绕,构成了一幅极具生命力的画面,网友们纷纷为它取名“襄州孤独一棵树”。出于对原生态的珍视,他们决定修改施工方案,为这棵树“让路”。


△视频来源于襄州区融媒体中心

襄阳人周末的仪式感,少不了“爬山”,尤其是登顶扁山,俯瞰全城。在扁山山顶,有这样一棵丝棉木,它孤独而坚韧地生长在扁山山顶,历经 60 余年风雨,被游客亲切地称为 “迎客松”,成为了备受网友喜爱的网红打卡树 。

△资料图

2024年5月29号,扁山山顶那棵“网红树”丝棉木被人为砍伐,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虽然这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却是扁山的标志之一。之后,襄阳志愿者将襄阳“市花”紫薇花从山下移植到扁山顶上。现在,这里不仅成为市民新的打卡点,也成为大家心中又一颗环保的种子。

每到秋天,盼“广德寺银杏黄”成了很多网友们的心愿,毕竟,襄阳人秋天的仪式感是“去广德寺拍照”给的。

广德寺多宝佛塔旁的这棵银杏树,有1500多年的树龄,因明代嘉靖皇帝赐封其为“将军树”,清代康熙皇帝又赐封其为“护法尊”,成为襄阳声名最显赫、地位最尊贵的古树。每年深秋,很多人都会慕名前来观赏,该树被湖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湖北十大最美古树”

襄阳林业部门介绍,全市千年银杏树有18棵,百年银杏超过百棵。它们分布在樊城太平店镇王家台、南漳李庙镇傅家坪、谷城茨河胡家泉以及樊城的米公祠、襄城的谷隐寺等地。

△保康县官山茶场千年银杏树。 特约通讯员杨韬 通讯员赵硕 摄


△宜城市流水镇松林寺的千年银杏树。通讯员周波 李勤 摄


凤雏大桥襄城段一年四季都是市民的热门打卡点。夏天水天一色,树木葱绿,冬天又换了一种风格,别的树木已经枯萎,它却换上了一身红装,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梦幻的童话森林。整齐排列的水杉树被寒风蕴染成红褐色,宛若枕戈待旦的卫士,与蜿蜒的大堤共同守护着一江碧水,别有一番风味。

红杉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许多生灵的栖息地。即便在寒冬,依然能看到鸟儿穿梭其间,它们在枝头停歇、嬉戏,偶尔发出清脆的鸣叫,为寂静的林子带来生机与活力。


摄影:赵修华

这棵古麻栎树生长于谷城县紫金镇中股岭村村委会对面,树体庞大,绿荫如盖。经测量,该树树高28米,胸径564厘米,东西冠幅30米,南北冠幅30米。查询资料并经襄阳市林业部门证实,它是全市已知古麻栎树中,树龄最长、体量最大的一棵一级古树。

千年以来,这棵古麻栎树像一名守护神,傲然挺立在村头,见证着中股岭村的世事沧桑。村民们精心用砖栏围护,避免它受到损伤。每当茶余饭后,也都会不自觉地行至于此,仰望其虬曲苍劲的身姿,享受它华盖绿荫下的清凉。

近年来,襄阳生态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2024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4天

创历史新高

同时

通过企业深度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襄阳正以坚实的生态底色

迈向“美丽襄阳、绿色崛起”的

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古树是绿色的国宝,是活着的文物,也是襄阳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爆火的“网红树”背后,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寄托了市民对襄阳人居环境改善的期待与肯定。唯有每个人都主动投身于环境保护,我们才能共同营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