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1358亿元!宜昌,跃居全省第二
来源:白龙岗纪事   作者:时刚   发布时间:2025-02-23    【字体: 】      0
今年1月,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2024年统计数据出炉:宜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358.98亿元,跃居全省第二。为何宜昌能在全省市州中脱颖而出,再创新高?近日,记者走访部分企业及相关部门探访背后的故事。
三上央视的宜昌高企
2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中国(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港城路6号的国家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微特智慧谷,一股浓厚的创新创业气息扑面而来。微特技术有限公司里,更是一派从头抓紧、干在实处的景象。
科技创新是微特技术有限公司及智慧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4年,微特技术有限公司联合长江电力葛洲坝电厂打造全球水电行业首台智能门机。一键启动后,装有百多个传感器的门机能在坝面精准定位,识别门库从近30米深的水下,抓起120吨重的闸门,全程自动化。以前4到8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1个人轻点手指就能搞定。
2024年11月、12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东方时空》栏目先后3次报道该项目。>>点击了解详情
除了公司外,其投资建设的微特智慧谷也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微特投资的传感物联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合16所高校院所,帮助在孵的100多家企业共攻克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难题20余项,解决自研技术难题9项,园区成果转化超100项,新增专利成果75件。
据了解,2024年,微特技术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相比2023年增加33%,智慧谷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加近20%。
“科技创新就是利用科学和技术手段,解决用户的一个个具体问题。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制什么。”微特技术有限公司平台副总王俐表示,今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培育能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再超20%。“目前,钢丝绳无损检测、空间防碰撞系统、AI视觉识别等多项技术产品正应客户要求进一步开展研发工作,以更好地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更加复杂的作业环境。”
此外,微特智慧谷今年也将实施扩建计划,增加孵化面积,并增加工业设计和中试平台,为创业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

图片

“新”欣向荣的现代产业
微特技术有限公司只是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攀“高”向“新”,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的一个生动缩影。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2024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在库企业达到1426家,同比增长16.3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358.98亿元,同比增长13.5%。
“我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三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呈持续增长态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分析,2024年,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985.73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的72.53%,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建筑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98.91亿元,占比14.64%;服务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01.95亿元,占比7.5%。
从增幅看,服务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25.89%。其次是建筑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10.7%。再就是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5.32%。
数字背后凝聚着我市积极探索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折射出一派“新”欣向荣的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壮阔图景。
图片
生机蓬勃的“高企森林”
宜昌为何能跃居全省前列?宜昌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基本单元,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市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等科技行动,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创新发展生态,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并在全省率先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蓄势突破,让生机蓬勃的“高企森林”成效初显。
“多亏了市、县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不仅让我们顺利通过高企复审,还牵线搭桥为我们争取到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说起科技部门的帮助,新能源领域高企湖北和远气体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言语间满是感激。
近年来,我市不仅出台政策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还加强做大高新技术企业库,持续扩大“基本盘”。
同时,着力抓好“提升面”,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人才、创新、金融等各项工作,为高企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此外,还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化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和辅导协调,高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行业共性问题,不断激活“动力源”。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科技部门将进一步织好高企专业服务保障网,进一步推动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更多“新”意。

图片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