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湖北堰河:一片绿叶“生金”之旅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5    【字体: 】      0

地处鄂西北的堰河村,

正在上演一场“绿色逆袭

这里的茶叶不仅远销海外,

还让村民人均增收2000+

一片小小的绿叶,

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致富密码?

今天,记者将带您探寻其中的答案。



小山村茶叶“香飘”欧美

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茶区的堰河村,拥有1200亩生态茶园,主要生产“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的高香茶。

这里的茶叶不仅受省内外爱茶人士热捧,还远销海外。是什么让一个小山村的茶叶登上国际舞台?

绿水青山孕育优质茶叶。多年来,堰河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精心养护山林,滋养出一处处碧绿的茶园。这里的茶叶,从萌芽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饱受大自然的润泽。

种植技术创新为好茶叶持续赋能。堰河村的茶叶种植,藏着一个秘密——这里的茶叶是吃特殊有机肥长大的。堰河村村民将牛奶豆浆混进豆饼里,发酵成有机肥料,喷灌到茶地里。这样的肥料不仅能解决土壤板结,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让茶树吸收更多的营养,让茶叶口感更醇厚。



茶叶种得好,还要卖得好。堰河村实行“公司+农户”模式,运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依托堰河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统一定价,让每一户村民都成为茶叶的销售商。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一起抱团去做一件事更好,形成的合力让我们的产品走得更远。”襄阳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村民李长建说。

这样的经营模式效果很明显,仅堰河村天艺茶庄,一年就可以生产12000吨茶叶,生产的茶叶40%在省内销售、60%出口到欧美。



小绿叶滋生茶旅经济

茶叶走出去,游客走进来。近年来,堰河村以茶促旅,以旅兴业,发展出茶旅融合的新局面。

“乡村振兴发展得好,游客都来茶厂买茶叶,红茶、绿茶都卖得非常好。”襄阳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村民闵洪莲说。如今,堰河村的茶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持续优化,堰河村凭借其优质的山水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为抓住这一机遇,堰河村迅速行动,大力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旅游配套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的全面升级。



堰河村还积极引入咖啡馆、书画室、露营基地、乡村研学等新业态,打造出“道乡寻踪游”“茶色生香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了从单一农业经济向多元经济的华丽转身。

如今,堰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2024年,堰河村的游客接待量突破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过亿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一片绿叶不仅改变了堰河村的面貌,还点亮了村民们的致富希望。从荒山到“绿色银行”,从单一产业到融合发展,堰河村的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