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视点丨从背篓到云端的跨越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28    【字体: 】      0

图/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郑家裕 彭强

2月17日清晨,秭归县茅坪橘园里,42岁的刘辉德手持对讲机穿梭在学员中间。寒风中,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空中10架训练无人机。

这位昔日的乡村教师,正在缔造鄂西山区最大的无人机飞手培训基地。

2019年深秋的那个决定,至今仍烙印在刘辉德的记忆里。“当时全县柑橘运输损耗率18%,打药人工成本占了产值的三成。”指着如今挂满锦旗的培训教室,他的手指在“大疆农业战略合作伙伴”铜牌上顿了顿。那年,他毅然告别熟悉的教鞭,创立了主营无人机农业服务的秭归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创业初期,刘辉德的足迹踏遍了全县378个自然村。为攻克山区信号干扰难题,他曾带学员在雪夜蹲守试验场,用38次坠落测试换回精准的飞行参数。

2021年柑橘采收季成为转折点。在郭家坝镇,刘辉德团队用改装后的无人机完成首次脐橙吊运测试。当装载25公斤橙子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收购站时,围观的橘农们激动了。当晚,公司接到27个村的合作电话。

在四季有鲜橙的秭归,无人机成了打开山门的钥匙。

鸿来公司一路高歌猛进,麾下32个专业服务队如虎添翼,1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各显神通,400余台套精良设备严阵以待。年社会化服务飞防面积冲破100万亩次大关,吊运服务量高达80万吨,稳坐当地农业服务头把交椅。

眼下,新春的暖意刚沁入秭归大地,无人机培训点已然人声鼎沸。众多“新农民”纷至沓来,他们在教室里聆听知识讲解,在户外场地操控无人机苦练技能,只为考取那开启科技务农大门的操作证书。

截至目前,鸿来公司在全县培训的持证“飞手”已超过1000名,农用无人机数量跨过620台套大关。这些“新农具”除了传统吊运外,还在农田测绘、精准施肥等领域大显身手,推动当地农业大步迈向标准化、智能化的康庄大道。

记者手记

□ 刘曙松

2007年12月25日,秭归郭家坝邓家坡,我拍摄到大山中随处可见成行成队的橘农,他们背着硕大的背篓,将一筐筐脐橙运出深山。

2025年2月17日,秭归县农用无人机培训基地里,我见到众多农民前来学习无人机使用技术并考证。

18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于我却是职业生涯的深刻见证。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如今,秭归拥有1000多名持证“飞手”,柑橘出山不再是肩挑背扛的苦旅。无人机翱翔天际,脐橙坐上“科技快车”,直抵城市餐桌。

这场农业革命,解放了农民的腰背,更放飞了大山的希望。科技赋能,秭归脐橙正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