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治水兴林,美丽湖北这样干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1    【字体: 】      0

2月27日,2025年全省总河湖长暨总林长会议举行。

会议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强化治水兴林,着力推进美丽湖北建设,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抓好河湖长制、林长制的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美丽湖北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如何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抓好河湖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推动河湖林草保护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

湖北将通过系统施治、科学施策,让荆楚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01

推进“四水同治”,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02

坚持“三绿并举”,持续擦亮湖北绿色底色。

03

抓好“两山转换”,着力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01

系统治理

把每条河流都打造成“幸福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全省水域总面积2706平方公里,列入省级名录保护的湖泊755个,等级以上河流4230条,大中小水库6921座。

如何依托丰富的水资源,书写荆楚治水文章?我省这样部署——

1

加强水灾害防治,加快推进“引江补汉”等现代水网骨干工程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中小河流、重点山洪沟系统治理。

2

加强水资源保护,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

3

加强水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扎实推进。

4

加强水生态修复,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不断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024年,省河湖长制办公室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河湖长制走深走实。

随着河湖长制的全面建立,全省3.8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形成覆盖所有江河、湖泊、水库、渠道以及人工水道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并不断深化“河湖长+检察长+警长”协作机制,河湖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河湖长制推行以来,荆楚大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2024年,湖北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5.8%,长江干流湖北段连续6年水质保持Ⅱ类。

地处“长江之腰”,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奔流不息的长江水,让湖北人民感受水之优,也受困水之忧。

眼下,我省全力构建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打造“三江千湖,北送东流”的水网格局。截至目前,杜家台分蓄洪区、姚家平水利枢纽等一批水网骨干项目实现关键节点目标,水网建设以来,全省共落实投资1966亿元,完成投资1948亿元,“荆楚安澜”现代水网骨干工程格局基本形成,水安全保障体系更加牢固。

把每一条河流都打造成“幸福河”,是新时代湖北河湖保护治理的目标。

眼下,我省制定出台《湖北省幸福河湖评价指南》,超计划完成1167个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大冶市的大港、京山市的京山河、咸宁市的淦河、荆州市的长湖4条河湖入选全国母亲河复苏行动名单;襄阳市莺河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已高标准完成,宜昌市柏临河、十堰市茅塔河两个国家级幸福河湖试点建设已启动;通过遴选评定20个省级幸福河湖典型,示范带动全省河湖环境加快改善。

02

“三绿并举”

持续擦亮湖北绿色底色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林草兴则生态兴。

湖北是生态大省、林业大省、湿地大省,全省林地面积1.39亿亩、湿地面积2620万亩,林地、草地、湿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9.31%,拥有全国最大的江河湖库复合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

如何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做好兴林文章?会议提出坚持“三绿并举”——

1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扩绿”,抓好统筹规划、注重因地制宜,科学精准造林,提高森林蓄积量。

2

深入推动“四库”联动“兴绿”,充分发挥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功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同共进。

3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护绿”,高质量完成全省“林草湿荒”普查,精准防治森林病虫害,织密织牢森林“防火网”,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全省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5.7万名林长履责担当,做足“林长+”创新文章,持续扩绿、兴绿、护绿,让每一座山、每一片林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我省扎实推进实施国土绿化质量提升、“双重”等重点工程,不断扩大美丽湖北绿色版图。近3年,全省完成造林增绿232万亩、封山育林和修复提升70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提高到42.45%。

1月24日,省总林长签发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加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的令》。全省各地闻令而动,筑牢森林“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的底线。

15位省级林长率先垂范,深入责任区开展巡林调研,现场解决具体问题。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市县林长积极行动,去年召开林长会议574次、签发林长令108个、开展调研巡林7300余人次,解决具体问题1321个,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林长+”形成森林资源管护大合力。省林长办联合省公安厅出台省级“林长+森林警长”实施意见,共同查办破坏森林资源案件。

“三绿并举”,我省林业迈进全国第一方阵。

03

拓宽路径

生态高颜值变经济高价值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如何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此次会议提出——

1

科学开发利用河湖多种功能和滨水空间,积极探索水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

2

加快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

用足用好“中碳登”平台,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持续拓宽绿色发展空间。

眼下,全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生态价值转化行动。

好空气能卖钱,好生态可变现。

得益于水土保持治理,2024年11月28日,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在巴东县签约,这也是中部六省首单实现价值转化的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标的为巴东县绿葱坡镇庙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三尖观林场林下1000亩20年种植经营权,交易金额为184万元。据介绍,受让方将结合林场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沿着药旅融合的方向,大力发展康养避暑等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就业。


2024年,我省林业碳票实现破局。长阳、秭归分别签发全省和三峡库区首张林业碳票,两张碳票首个5年监测期碳减排量达7.95万吨,市场价值约800万元。

长江三峡、清江画廊、神农架大九湖、恩施腾龙洞……湖北成为游客打卡地。我省森林旅游康养业蓬勃发展,已建成175个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数量居全国前三。

“两山”转化路径日益清晰,全省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康养、苗木花卉等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随州油茶、荆门花卉、罗田板栗、咸宁竹业等一批特色林产品。2024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5663.8亿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汪训前 通讯员 杨光明 陈岚)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