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中部新发展!六大省会,亮出新定位!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7    【字体: 】      0

中部崛起,六省争先。

省域发展,省会在前。

省会,是一个省的政经心脏,也是一个省的发展引擎。

近日,国务院批复全国26个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均有了新身份、新定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

中部六省省会对各自所在省的发展有哪些带动效应?对中部崛起有哪些推动作用?

全国两会期间,湖北日报联合晋、皖、赣、豫、湘省级党报开展跨省联动报道,聚焦六大省会亮出的新名片及其背后的意义,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发表感言。

武汉: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秘书长、台盟湖北省委会主委 刘江东

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6次考察湖北武汉,对武汉寄予厚望、赋予重托,称赞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近日,国务院批复武汉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这标志着作为中部超大城市和湖北省省会的武汉,有了新定位、新使命,也有了城市新名片。

此次被国务院批复定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只有武汉。我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对湖北、武汉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国家对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支持。

我坚信,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汉一定能坚持干字当头、以干促上,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长沙: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副省长、长沙市市长 周海兵

为中部崛起贡献长沙力量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沙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长沙牢记殷殷嘱托,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长沙作为、贡献长沙力量。

下一步,将推进园区制造业提升行动,推进软件信息规模提升行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将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全力促进文化和科技有效融合,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将推进重点改革落地,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太原: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白琦瑞

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

交出奋勇争先的太原答卷

太原市正以创新驱动为引擎,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太原抢抓时代机遇,在中部崛起战略中勇担支点使命,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东风构建创新廊道,沿“一带一路”拓展开放通道,将得天独厚的区位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建成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先进不锈钢材料、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太原市将全面加快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助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合肥: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合肥为企业打造高效协同的创新环境

合肥坚持科技打头阵,以系统性政策支撑和精准产业服务,为企业打造了高效协同的创新环境。凭借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人才引进政策,合肥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输送顶尖人才,当地的科研平台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攻关的坚实后盾。企业是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受益者。

下一步,科大讯飞与更多科技企业携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书写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南昌: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科协兼职副主席、江西飞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峰

多点发力激发创新活力

中部地区崛起不仅是一个宏观的经济战略,更是南昌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契机。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南昌企业带来了两大核心机遇。一是市场扩容。二是产业升级。企业应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拓展新业务领域。同时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协同效应。

南昌将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的引领作用,带领全省乃至周边地区的更多企业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更多力量。

郑州: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 王承哲

加力中心城市建设

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郑州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对河南助力中部崛起起到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站位中部地区,放眼河南,郑州在产业发展、创新突破和枢纽经济等多个方面可圈可点,奋进之姿尤为明显。

河南将不断加强与其他省份的紧密协作,发挥郑州重要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书写“豫”加出彩的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六省党报联动记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杨宏斌 实习生黄宇龙

山西日报记者邓伟强

安徽日报记者许根宏 刘静文

江西日报记者康春华

河南日报记者祁道鹏

湖南日报记者刘永涛 孙敏坚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