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绿野春风起】京山:大豆玉米“搭伙种” 一地种出“双丰收”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波 魏梦婷 李琴   发布时间:2025-03-26    【字体: 】      0

曾经,京山的农田里,大豆和玉米一直是单独种植。而今年,京山市积极响应农业创新号召,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近日,钱场镇龙泉村丰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示范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社员们分工合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的土地平整、播撒种子等相关工作。

大豆与玉米,两种传统作物在这里以“4+6”种植模式和谐共生:即4行玉米搭配6行大豆。“我们从3月23日便开始抢抓农时进行播种,今年的种植面积达到了560亩。通过这种模式,我们有信心实现更好的收成。” 钱场镇丰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文明满怀期待。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并非简单的传统间作、套种,而是在新型种植模式下,让高位作物玉米每一株都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大豆带和玉米带年际间轮作。据京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李琴介绍,这种种植模式巧妙利用了大豆和玉米在耐阴、耐密特性上的差异,取长补短,构建出科学合理的复合空间布局,最终实现“一地双收”。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过程中,技术、管理、农机配套直接关系到种植成效,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京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副股长董翔告诉记者:“我们将总结本地大豆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路线,积极引进并改造适用的田间管理装备,大力推广北斗辅助驾驶+精量播种技术,精准满足种植过程中对密度、深度、行间距、株距等各项技术要求,为复合种植的增产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今年京山市致力于大力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计划推广面积达0.5万亩,覆盖永兴、罗店、钱场、雁门口、石龙、永漋等6个镇(街道)。“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强化政策支持,及时解决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这一种植模式在我市落地生根,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李琴表示。(全媒体记者 刘波 魏梦婷 通讯员 李琴)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