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权威解读 | 东风“驶向”全球 中国新能源汽车给世界带来新机遇
来源:长江云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10    【字体: 】      0

4月9日上午9时23分,在岚图汽车总装车间,随着一辆蓝金双色全新梦想家缓缓驶出产线,岚图累计产量正式突破20万辆大关。这个东风公司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岚图速度” ——从10万到20万辆的跨越,仅用了一年。



半个多世纪前,东风公司扎根湖北,与湖北共荣共生。今天的湖北,已经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而东风汽车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也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作为驻鄂央企,东风汽车始终争当助推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产业升级的领头羊。如何看待湖北与东风汽车之间的这种同频共振?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长江新闻号》采访时表示,东风汽车为湖北的发展,无论是从投资、消费还是外贸的角度,都提供了强大的动能。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角度来看,湖北的汽车产业已升级为新能源、智能化汽车产业。这一转变对湖北本地新生产力的培育,尤其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储能行业,以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胡麒牧分析指出,无论是在政策保障方面,还是在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撑上,湖北省对东风汽车的发展,以及对湖北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体现在政策支持和配套资源支撑上。湖北省拥有大量密集的高校,这些高校正加大力度为汽车产业输送大量高质量人才。另外,无论是在财税支持方面,还是在信贷保障方面,湖北省对以东风汽车为龙头的产业集群都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而且,不仅是生产端,从需求端来看,湖北省也出台了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文件,力度很大。这是想从需求拉动的角度,进一步提振产业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因此,双方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通过这种“双向奔赴”,产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50多年前,“东风”轿车的诞生揭开了中国民族轿车工业的序幕;如今,东风汽车实现了新能源、智能化、国际化跃迁,海外业务已经覆盖100多个国家。这份建设汽车强国的“东风答案”“湖北答案”,它的“含金量”体现在哪些方面?胡麒牧表示,东风汽车是我国第一个国产自主汽车厂,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形成了一个半径为50公里、涵盖上千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在这种产业生态的加持下,其背后蕴含着大量的研发活动、技术升级,以及各类投资、配套的金融活动,还带动了就业、加工制造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因此,该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了汽车产业本身的竞争力,还综合体现了湖北省对制造业发展的扶持能力,以及对产业集群的培育能力。它会通过产业链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推动湖北本地的发展。

胡麒牧认为,汽车产业的发展,除了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还会通过周边省份对零部件制造的需求,带动周边省份的发展。如此一来,它便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进一步而言,进入新能源时代后,我国与海外汽车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我们发挥创新动能,实现了弯道超车或换道超车。时至今日,我国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走向国际。因此,东风汽车自身的成功,含金量极高。它不仅体现了汽车产业的成功,更体现了我国整个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区域发展动能的持续强化,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放眼全球,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 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2024 年将达到 1700 万辆。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比有望超过 50%,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占新车市场的 54%。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世界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增长注入了怎样的新动能?胡麒牧表示,汽车产业的绿色化转型对全球碳排放的降低、助力我们更快迈向零碳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胡麒牧指出,通过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无论是在国外布局产能,还是将先进产品推向海外市场,都在变相帮助相关国家和地区,优化其国民经济体系运行,助力其降碳。这一转型具有积极的世界意义,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双碳进程的推进,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