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京山 >
京山:从“大众普及”到“奥运梯队” 网球之乡金字招牌更闪亮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作者:成丽平 余舟 郭树莉   发布时间:2025-05-14    【字体: 】      0

近年来,荆门市京山市持续推进“网球之乡”建设,从战略高度推进网球运动普及发展,并依托网球发展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京山经验”。

图为京山国际网球赛事中心



近日,WTA国际女子网球协会负责团队,对荆门市京山市进行了125积分级别职业巡回赛事的主办城市线上资格审查。在湖北省网球学校,红土、草地、硬地等45片专业球场依次铺展,WTA考察官线上对此评价:“设施非常棒,场地宽敞且功能齐全,完全具备承办职业赛事的条件。”


坐落在京山市温泉街道的湖北省网球学校,已成为外界了解京山网球最亮眼的窗口。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建校7年已拿下103枚全国比赛金牌、283枚省级比赛金牌。学校培养出25名国家一级网球运动员、32名国家二级网球运动员,9名学生入选湖北省网球专业队,4名学生入选国家少年网球预备队,2名学生入选国青队。



图为湖北省网球学校



“我们每年从近3000名幼儿中选拔30名幼儿入读。”湖北省网球学校负责人程振平介绍,学校已经形成幼儿网球基础培训、运动小健将潜能选拔、萌宝体验营专项考核、专业训练营综合评价“四步选材法”,确保塔基厚实、生源优质。


2018年,湖北省体育局与京山市政府合作共建湖北省网球学校,开创“省校县办”的先河。湖北省网球学校不仅配备优秀师资,还独创“学训时钟”法:晨训与文化早读交替进行,根据“特长班+精英班+国际班+世杰班、奥运梯队班”逐层增加训练时长,白天6小时分段实施文化课与专项训练,晚间自习由教师全程辅导。



图为网球爱好者在京山文峰网球特色村练球。


图为网球“”英雄”



除了青少年网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大众网球运动的普及也是京山网球发展的一大亮点。


从1983年到2025年,群众网球运动在京山已走过42年历史。京山市持续将“网球之乡”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政府财政预算、乡镇部门目标考核范畴,从战略高度推进网球运动普及发展。


“养牛大王”当起网球教练,油菜种植户也能上场挥拍。京山常住人口60万,有超过六分之一的人常年打网球。每天清晨,随处可见拿着球拍挥舞的爱好者,“打网球很上瘾,我们有网球群,每天在群里约球,场地也好约。”在城区经营桶装水生意的市民刘安辰说。



图为京山文峰网球特色村网球训练场。


在京山,处处充满着网球元素,石礅上用色彩和线条绘出网球的形状、路灯顶端矗立着一个个球拍、商户门头印着白色的网球图案。


网球早已超越运动本身,成为京山经济增长极。中国首位奥运会网球单打冠军郑钦文10岁时,曾在京山夺得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赛U10女单第一名,随着郑钦文的世界排名越来越靠前,京山迎来了“出圈”时刻,并凭借扎实的“功底”稳稳接住了这波“人气”。


京山每年举办网球赛事40多场,配套开展温泉万人沐汤节、美食集市、农产品展示、帐篷露营等活动,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每年吸引100多万游客“打网球、泡温泉、品美食、享村游”。


相比大城市动辄每小时上百元的场地租用费,京山市的网球场多以公益性为主,大部分公共场馆白天免费,晚上也只收取每小时20元的灯光费。


来自北京朝阳的网球爱好者曲继红,在京山打网球一待就是三个星期。她简单算了笔账:“北京的场地费大约200元每小时,教练费用是每课时300元到500元。而在京山,场地免费,教练每课时150元左右,当地高水平的球友还会热情地免费指导加陪练。”


图为2023湖北首届“村网”现场


凭借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和显著成绩,京山成为唯一县级城市入选首批全国奥运梯队建设重点城市,是国家唯一网球奥运后备人才梯队重点城市,这代表京山网球从“普及”到“拔尖”的跨越性发展,标志着京山从“大众网球特色”向“奥运备战”的战略升级。


4月15日至16日,国家体育总局赴湖北调研青少年体育工作,并召开京山市网球项目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座谈会,对京山网球事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为京山网球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紧紧抓住‘网球之乡’这个金字招牌,立足网球项目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建设重点任务,全力培育网球人才,升级网球赛事,壮大网球培训,突破网球装备制造,发展运动康养等全产业链,力争3年左右形成百亿网球产业,打造全国第一、世界知名的‘荆网’小镇。”京山市委书记何洪涛说。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