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市行政审批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作,制定行动方案,落实具体措施,在“学习提能”上下硬功夫,先后组织10余次外出学习培训活动。
参加培训拓宽视野提能力。该局组织业务骨干到四川成都参加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业务培训,学习先进地区关于工程建设项目领域部门联合图审、并联审批方面的项目审批“极简模式”。局主要负责人到深圳参加为期一周的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知识讲座培训班,学习先进地区关于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大脑”“数字政府”“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案例,拓宽了专业能力和知识视野。
树立标杆找准定位学经验。以沿海城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学习的标杆,先后3次组织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到上海、深圳、浙江杭州,学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政务服务方面的改革经验。虽然京山作为内陆四线城市与沿海城市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但沿海地区关于“一门通办”“一网统管”“无差别受理”成功经验为京山今年即将推行的政务服务综窗改革提供了思路。
找准差距围绕“堵点”补短板。武汉、孝感、沙洋等地区在2022年全省营商环境指标排名方面位居前列,为找准差距、补强短板,市行政审批局先后6次牵头组织市住建、自然资源、人社、不动产、公共资源交易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到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政务中心、孝感市孝南区政务中心、荆门市行政审批局、沙洋县行政审批局等单位考察学习。东湖高新区的政务服务“综窗模式”、孝南区的全流程电子化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沙洋县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清减降”高效服务等宝贵经验,成为京山可探索可复制可赶超的目标。通过实地学习,找准改革的“堵点”,为今后我市营商环境指标提升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指明了方向。(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