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京山教育 >
京山英才学校:踞小而怀远 小学校推动的“大教育”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学办   发布时间:2022-05-24    【字体: 】      

京山英才学校在京山教育系统中,有着独特的一面,就读于这所学校的560多名学生中,来自京山以外的学生占了80%以上,这些学生涉及5个省份,其中还有20多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

百多个家庭把孩子送到英才学校,也把孩子未来的希望寄托给这所学校,这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重大的抉择。也许有人问,在毫无外力制约的市场化竞选下,许多家庭毅然认定京山英才学校,这是什么

英才学校的校门两侧,张贴着一副醒目的对联:十年面壁厚德载物出翘楚,三十不渝筚路蓝缕育英才。这两句话可谓是对英才学校三十年专注教育、培育英才的高度概括,也揭示了一批批学子从四面八方前往英才求学的初心

英才学校的三十年办学历程栉风沐雨,在艰苦卓绝的求索中悟道,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古训中凝炼出“聚英才、育英才、成英才”的办学理念,立志于创百年名校,立德树人,为国育才,成就孩子的英才梦想学校创始人、校长徐波几十年专诚办学育人,不为利所动,不为近所惑,心无旁鹜,殚精竭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壮心不逊当年,成为引领师生的标杆。这些,凝结成英才学校不断成长、发展壮大的根基。

二十多年前,徐波两次率团出访美国,置身美国看教育,联系英才谋教育,打开了宽阔的视野。他觉悟到,教育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聚天下精英而教之用之,中国莫不是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献身教育事业,为国育才、为民传家是人生之乐事矣。英才学校要聚英才、育英才,就得跳出本土,放眼广阔天地,走出京山办教育。

英才教育饱含大教育情怀,不追求大规模,不向往高收益,而是倾心拓展教育的大内涵,书写教育的大文章,体现教育的大责任,肩负教育的大担当。身为京山城郊山旮旯里的小学校,京山英才学校却走出山门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武汉警官学院、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等院校建立教学联系,或成为他们的学生实训基地,或联合办班,或教学合作,还与武昌实验高中、武汉崇文高中、武汉鸿都学校等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引入一批批专家、教授、名师来这里客座讲学,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把先进的教学方法植入英才的课堂。

在践行“五育”并举中,英才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列为德育核心,多法并举教育引导学生胸怀复兴国家民族之志,把读书学习与肩负使命、承担责任紧密相连;在育智上,重视启迪慧根,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行为习惯;在固本上,充分运用体育强身,铸造体育精神和军人作风,学校施行的传统武术、散打、舞龙舞狮、球类教学,渗透到早训、晚训和课堂中,锤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军人雷厉风行的品质;在能力养成上,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能力视为重点,以人人参与的劳动实践体现知行合一,涵养学生的执行力。为夯实教学基础,多年来持续不断地筹资投入校园文化、美化、绿化、亮化及教学硬件建设,一次次刷新校园面貌,使英才校园成为别具一格的现代书院。

英才学校走出的学子,总给一个个家庭焕然一新的惊喜,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叹:孩子在英才出息了!这样的口碑载道,令英才学校美名远播,成就了它的核心竞争力和生生不息的活力。

天行健,以自强不息演绎行稳致远传奇;地势坤,以厚德载物舒展学林逐梦羽翼。站在三十年风华正茂的新起点,校长徐波常以教育先贤陶行知的话自勉“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小学校、大教育”的远景,正向着他召唤。(学办)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