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鄢郝模式盘活基层社会治理纪实
近年来,京山市新市街道办事处鄢郝片区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辖区内7个城郊村日常观光游客人数激增,因城市扩张及乡村改造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日益增多。
怎么解决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不平衡、治理能力不足、公共服务难以集约的问题?在共同缔造的清风徐来下,“五联”鄢郝模式给出了“京山答卷”。
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引领下,新市街道鄢郝片区积极探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健全平安建设社会协同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从源头上提升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2020年以来,鄢郝片区整合7个村的党政资源,组建了鄢郝片区“大总支”,在区位中心村“四岭村”成立了集警务、法务、调解、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基层治保力量,建立事务联管、治安联防、法治联建、矛盾联调、文明联创、服务联动的中心警务室,通过运用“五联”乡村联片治理模式,在区域化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领头羊”和“主阵地”作用。
党建引领,汇聚合力,走活基层治理“一盘棋”
走进四岭中心警务室,驻村警长王华军正在中心视频监控室进行视频巡查,他信手点开一组监控探头,村里的进出卡口到群众的房前屋后都一清二楚。
“村里投资30万元建立了这套视频监控平台,为了解决入户终端建设问题,在片区“大总支”的支持下,引进电信公司的视频监控网络,老百姓不花一分钱就享有‘天眼看家’视频安防服务。加上整合7个联片村治保力量开展联勤联防,人防技防全时空覆盖,鄢郝片区连续两年可防性案件零发案!”
“村里的干部都是熟人熟事的,一碗水总难得端平,中心警务室这次找来四岭村的书记帮我们搞调解,我们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事情也容易解决了!”
高岭村9组村民老高和领居老向是一对结怨十多年的 “老冤家”,多次为邻里地界之争大打出手,有警情记录的纠纷就达到30多次。派出所联同村委会干部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均未成功,而且双方均担心本村干部在主持调解时“讲人情”。在中心警务室的协调下,实施本村干部回避制度,让四岭村的干部参与调解,经“多方矛盾联调”后,长达10年之久的土地纠纷终于成功化解。
在“党建+一体化运行”模式引领下,“大党总支”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实现联席议事,整合资源力量,着力破解基层治理中的梗阻症结,最大限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优化了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推动了服务下沉,提高了治理防范能力,实现了以党建引领平安创建。
协同参与,共治共享,共绘乡村治理“同心圆”
“呼叫路段长,西环路口红绿灯往孙桥方向200米处,两辆摩托相撞有人员受伤,请先期处置,我们马上就到。”
“收到!”2022年1月29日下午,正在鄢郝片区巡逻的民警张彬接到四岭中心警务室的指令后,带领驻村辅警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拨打120将两名驾驶员迅速送医,并保护现场、疏导交通,仅仅用了10分钟,道路交通便恢复了正常。
中心警务室采取“2+1+7”的警务配备和工作运行模式,以新市派出所和交警四中队为主体,整合7个村的治安防范和管理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警情处置、隐患排查、乱点整治、矛盾化解、宣传防范、基础管理等工作。中心警务室的建立,有效化解了村级治安防范力量不足和派出所、交警中队“鞭长莫及”的难题,提升了应急处置的机动效能,实现了警力覆盖最大化。
“‘五联’模式的最大作用是党政主导下的资源整合与协同机制,使各项基层治理工作都有了‘主心骨’!”调解中心主任石道德对此深有感触,“鄢郝片区处于城乡结合部,治安状况复杂,矛盾纠纷多发,我们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及金牌调解员等各方资源进驻中心调解室,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一旦有矛盾纠纷发生,当事人可以选择他们信得过的调解员帮助调解,使矛盾化解更顺畅、更高效。”警长王华军说,“四岭中心警务室建成以来,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5起,其中成功化解历史性疑难纠纷8起。”
“‘五联’鄢郝片区乡村联片治理模式运行2年多,帮助我们解决了好多基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已经成了我们全市社会基层治理金字招牌。”四岭村支部书记李慧军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对症施治,强筋壮骨,打好普法用法“扫盲仗”
“父老乡亲们,快过来扫一下二维码,下载反诈APP还赠送小礼品。”志愿者手把手讲解示范,群众饶有兴致的参加有奖答题,这是四岭中心警务室联合京山市移动公司开展“平安乡村”法制宣传活动现场。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四岭中心警务室联合市检察院、电信移动公司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面对面授课宣讲。同时,通过覆盖每家每户的警民联络群,每天有针对性地推送诈骗警情及防范提示,通过上门预警、警银联动及时制止诈骗案件4起,挽回损失2万余元。
“我们这7个村以往都发生过电诈警情,自从实行乡村联片治理模式后,法务中心和中心警务室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老百姓的防范意识普遍增强,已经连续8个月零发案,‘鄢郝无诈’指日可待!”警务室民警李立在谈到反诈宣传工作时信心十足的表示。
曹湾的湾长蔡爱华是鄢郝片区“法治大讲堂”的一份子,他经常和成员们组织群众开展“湾头讲法”,为了能把授课形式变得活泼有趣,又能让村民通俗易懂,法治讲堂的成员们结合现实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讲法”,并现场提问村民,确保做到讲法释理入脑入心。
截至目前,“法治大讲堂”中心已开办培训班近20期,巡回宣讲授课12场次,培训党员干部及群众3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基层骨干的法制水平。法治惠民工程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近两年来,矛盾纠纷警情逐年下降,涉访涉诉案事件“零发生”就是是好的证明
科技赋能,机制托底,堵住农村治安“风险点”
“覆盖全村的‘天眼看家’探头全部接入‘雪亮工程’,纳入市局‘可视化’视频调度系统,警情研判和指挥调度更加精准、灵敏、高效,群众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民警就在身边。”新市派出所所长王刚在综合研判室的电子沙盘前边演示边介绍,通过“可视化”调度系统,报警群众另一端的情形一目了然。
四岭中心警务室为提升区域治安防范能力和服务能力,以智能治安防范和智能交通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平安创建工作。通过运用“互联网+雪亮工程”技术手段,在7个村主要路段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求助报警系统,全力打造与公安警务平台互通的区域智能警务平台。
2021年9月以来,根据市公安局的安排部署,四岭中心警务室积极开展“找堵防”“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等专项工作,利用警辅通开展“窟窿”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活动。查找各类隐患50余起,均及时进行了整改,超前调处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防止了6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五联”鄢郝乡村联片治理模式实施以来,着力在基层第一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在基层第一线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经验,指导工作;在基层第一线攻坚克难、推进发展。构建起整体联动、灵活畅通、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其经验被新华社内参推介、中国改革报等众多主流媒体宣传推广。2022年以来,鄢郝地区各类警情和纠纷同比下降28.8%,可防性案件、涉诉涉诉案事件“零发生”,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平安建设底色更明、平安成色更足、平安角色更全。
(作者:邓喻鸿 晏国瑞 来源:京山市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