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溾水短评 > 溾水短评 >
溾水短评:让非法校外培训无处遁形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文芳   发布时间:2024-06-21    【字体: 】      0

近日,由市“双减”办组织的校外培训联合执法行动,成功捣毁了一个非法集中培训活动的窝点。

该培训机构以提升学习专注力为噱头,低价听课,高价交费,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报名参与。事实上,此机构既无经营场所,又无相关证照,还无教师培训资质,在大赚一笔之后就逃之夭夭,致使大批家长退费无门。

诚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众多家长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故而,每到寒暑假来临之际,五花八门的校外培训显著升温,舞蹈、书法、乐器类等培训尤为火爆。

但校外培训看似热闹的背后,也滋生了不少乱象,一些非法校外培训见利忘义、浑水摸鱼,不仅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损害了家长的合法权益。如何规范整治,让非法校外培训无处遁形?要从“内”“外”两方面着手,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外培训生态。

从“内”来说,学生家长要擦亮双眼,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在报名的时候,学生家长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被虚假承诺所迷惑,要选择主管部门认定的正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可对照京山市校外培训机构“黑、灰、白”名单进行删选。另外,学生家长要通过实地观摩、试听课等方式,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教师资质、培训范围等,查看培训场地有无安全隐患,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索要正规发票,为培训机构的可靠性再添“安全锁”。

从“外”来说,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从严整治培训机构。文旅、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持续保持对非学科类教培市场的查处力度,加强非学科类教培市场监管,坚决维护广大民众的合法权益,净化我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业的经营环境。教育部门要加大监督举报方式的宣传力度,公布非法校外培训举报电话,让学生家长一旦受骗,能投诉有门、维权有道。同时,可适当鼓励、支持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各类公益性校外场馆,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校外培训一方净土。(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 

编辑: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