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中国唯一网球特色城市”第五届中国(京山)网球节盛大开幕。活动期间,1项国际级赛事和2项国家级赛事备受世界瞩目,全球网球爱好者齐聚于此,再次见证了湖北京山这片网球热土的热情与魅力。
京山网球热度不断攀升,如何让其持续升温?进一步擦亮“网球之乡”这张名片,关键在于有效推进全民参与,人人向“网”,把打网球氛围真正融入生活。
把网球场地建在群众身边。去哪儿打网球?是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难题,重在全域推进,合理配置资源,实施补短板行动,优化基础设施,增设网球场地,推进城乡网球设施均衡布局,把网球场地建在公园、建在社区、建在学校、建在乡村,由从“无”到“有”转变,从“有”向“优”提质,建成15分钟网球健身圈;规范有序向社会开放公共场馆、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落实低免服务政策;用好数智化平台,积极宣传“京山市网球场馆预订系统”小程序,真正做到人人共享、人人参与。
把网球培训送到群众身边。固本强基,只是第一步,全面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更为关键。自上世纪80年代组建第一支网球队以来,经过4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昔日“贵族运动”,如今在京山逐渐大众化、平民化。以此为基础,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网球培训模式,双管齐下,着力完善全民网球指导服务体系。线上创新“互联网+体育”新模式,开发APP、微信小程序,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实现网球基本知识和要领学习;线下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持续培养和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挥网球俱乐部作用,做好“网球+”文章,大力推广网球“五进”活动,开展公益网球培训,打通网球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
把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近年来,京山市坚持以赛为媒、以球会友,成功举办五届中国(京山)网球节,一年举办各类网球赛事40余场。为确保群众“打好网球”,现阶段,京山市全民体育赛事活动供给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健全大众化赛事体系,优化赛事布局,下沉基层社区,覆盖城乡区域;打造区域性特色赛事品牌;充分发挥20余家体育协会组织作用;高标准组织、高质量推进,下“绣花”功夫,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全年不间断”,不断满足京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不畏山高,登将且至。京山市正全方位蓄力、多措施并举,打造全民网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京山模式”,助力打造城市体育名片。我们共同期待着,京山网球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精彩蝶变”。(全媒体记者 张文群 黎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