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中部的荆楚大地上,京山这座小城以网球为笔,蘸取创新与实干的墨汁,将一项曾经的小众运动,绘成了城市发展的“黄金坐标”。9月20日,京山网球公开赛已火热开赛,这场汇聚全球高手的赛事,更让“网球+”的故事从荆楚走向世界,绽放出别样光彩。
回溯京山网球的起点,不过是一片简陋的沙土网球场;如今漫步这座城市,340片球场星罗棋布,成为最鲜明的城市印记。常住人不足60万的京山,超10万人常年与网球为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俗语,早已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为打破网球“贵族运动”的标签,京山用一系列贴心举措织密民生服务网,从中心城区“10分钟网球健身圈”到集镇社区“15分钟网球健身圈”,从公共场馆免费开放到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共享,让这项运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当网球成为浸润城市肌理的全民运动,京山并未停下脚步,而是顺势而为,将“小网球”与“大经济”深度绑定,探索全产业链发展之路。若说全民参与是京山网球的“温暖底色”,那全产业链发展便是其撬动增长的“亮眼引擎”。多年来,京山以网球为核心支点,在赛事经济、人才培养、文旅融合三条赛道上齐头并进。
在赛事经济领域,京山实现了从“零星办赛”到“全年无休”的跨越:每年40多场赛事在此落地,既有充满青春活力的国际青少年网球赛,也有规模盛大的第28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总决赛),高规格赛事的接连举办,让京山成为全国网球爱好者的“打卡地”。数据见证实力:2023年9月以来,31场重大赛事直接带动网球旅游人口35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余亿元,让赛事“流量”实实在在转化为发展“增量”。
人才是网球事业的根基,湖北省网球学校则是京山培育人才的“沃土”。在这里,“学训时钟”法平衡文化课与训练,“四步选材法”筛选优质苗子,建校7年便斩获229枚全国金牌、310枚省级金牌,更有9人入选省队、4人跻身国家少年预备队、2人进入国青队。一串串亮眼成绩,让京山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球人才摇篮”。
不止于体育与经济的联动,京山还将网球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合,走出“网球+温泉+康养”的特色之路。依托网球特色小镇,京山每年推出温泉万人沐汤节、美食集市等活动,吸引超100万游客前来“打网球、泡温泉、品美食、享村游”。当运动激情遇上山水风光,当竞技魅力融合康养体验,京山让“来这里不止为打球”成为游客的共识。
本次京山网球公开赛,正是京山“网球+”成果的集中检阅。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职业选手齐聚于此,“火箭少女”亚历山德拉·伊埃拉、“麦当劳小哥”麦肯齐·麦克唐纳德等名将的加盟,让赛事星光熠熠,更凭借明星效应引发全网关注,社交平台相关话题讨论热烈,赛事预告视频播放量突破百万,京山网球的影响力从线下延伸至线上。更值得期待的是,赛事期间京山将民生福利与赛事体验深度结合,“全民体验日”邀请市民近距离感受国际赛场氛围;“京网”嘉年华、“京网消费季”同步开启,近30家景区、酒店、餐厅推出专属优惠,打造“观赛+游玩+消费”的一站式体验。而体育装备制造产业推介座谈会的举办,更标志着京山正从“网球特色城市”向“网球产业之都”稳步迈进。
从一片沙土球场到国际赛事舞台,从单一运动推广到全产业链发展,京山“网球+”的实践,不仅是体育赋能城市的生动样本,更是一座小城敢闯敢试、追求卓越的生动写照。未来,期待京山继续以网球为媒,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挥拍奋进,让这颗“小球”转动出更大的世界,让城市活力持续闪耀荆楚、走向全国。(龚艺 宋丽红 朱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