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外媒京山 >
【学习强国】湖北京山罗家桥村:那林那田那初心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丁 欣 常昌鑫    发布时间:2022-05-10    【字体: 】      

丰羽竞飞领头雁,能人回归三农情。

当“乡愁”遇到了“乡村”,碰撞出无限可能。

春来夏往跨四季,一山二水七分田。乡村振兴的画轴正在荆门京山铺展开来,有着看不尽的风景。

“31户106位脱贫户都能受益。”

初见京山市石龙镇罗家桥村支书杨小华,言语不多,直到谈起村里的扶贫项目,才打开话匣子。

去年底,罗家桥村利用扶贫资金干起了木材净片加工,杨小华颇为看好。

“这类项目在石龙属于头一家。”杨小华说,“虽然才刚起步,但都是订单生产,产品发往河南、安徽等地,效益稳定。”

原本种田为生的刘成华因病致贫,农活变得“吃不消”。净片加工厂建成后,他成了首批“工人”之一。

“主要是操作机器之类的,活不重,一天能有150元工钱。”在刘成华看来,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了。

几粒油菜花种散落路边,花开结籽。沿路而行,便可见一群鸭子正排队等着下水。

摄像记者“闯入”,鸭群惊慌折返于岸边。杨小华走近,它们倒谈定些许,想来这位村支书来访定是不少。

鸭群主人姚名池是建档立卡的脱贫户,在杨小华的帮扶下尝试养鸭。“我现在可是村里的自力更生典型呢。”正值产蛋旺季,这位“鸭司令”在勤劳致富中重拾生活信心。

话儿不过三两句,事儿实有百十件。当村支书17年,这村这林这田,都是杨小华的“心头好”,“我生在罗家桥,长在罗家桥,最大的愿望就是让罗家桥越来越好。”

靠山吃山,因路而兴。2014年,杨小华四处“跑路”,罗家桥村第一条水泥路通组。唐文斌、罗国付等一批从事木材加工的村民先富起来。

当2019年这条水泥路变沥青路时,17户易迁村民在沿线胡家岭小区过上安稳的生活。

下午4点,小区旁的文化广场欢声笑语。刚从菜地忙活回来,村民王述林放下工具,投身到一场村民自娱自乐的乒乓球赛中。

“房屋配套菜地、晾衣杆、工具房,广场配套兵乓球台、篮球场、公厕,都是些小事。”杨小华说,“也是方便村民生活的实在事。”

细心之处见用心。就在记者拍摄的间隙,杨小华转身去捡拾起路边的几根落枝和一个空矿泉水瓶。支书带着村民干,难怪罗家桥村庄清洁行动争创省级示范。

“村子美了,日子好了。你说村民怎么会不支持咧。”刘会计是杨小华的老搭档,在村两委干了32年,在她眼里罗家桥村越来越像个大家庭。

春去夏来,沿街105户房屋门前依旧整洁有序,花坛里紫荆树叶接替谢落的花簇恣意盎然,似燃起如火如荼的激情。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