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外媒京山 >
【中新网】京山市曹武镇全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区
来源:中新网   作者:李连烽   发布时间:2022-07-29    【字体: 】      

白泉村村委会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9日电  (李连烽)仲夏时节,走进京山市曹武镇的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区内,农户们头戴草帽,往来穿梭忙碌于田间地头,葡萄基地晶莹剔透的果实悬于枝间,池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竞相绽放,千亩优质水稻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两年,曹武镇围绕白泉村、向畈村、墩子河村、戴家坡村4个脱贫村,聚焦支部建设、产业培育、能人招引、民风塑造等环节,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着力构建区域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区。

向畈村葡萄产业基地
向畈村葡萄产业基地

  强支部,党建引领聚合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巩固脱贫成果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唯有支部强而有力,才能激发全村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无限热情,才能凝聚发展合力。

  曹武镇下辖28个村、2个社区,现有脱贫户813户、监测对象18户,其中,仅4个脱贫村就有脱贫户175户,监测对象4户,分别占全镇总数的21.5%、22.2%。可以说,该镇脱贫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巩固,关键就在脱贫村,关键就在这4个党支部。“我们始终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后备力量储备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党支部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换届以来,我们先后对3个脱贫村的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积极动员村干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同时,4个脱贫村均储备了2-3名后备干部,并引导参与村级事务工作。截至目前,4个脱贫村共有‘两委’干部20人,平均年龄46岁,党员129人,储备后备干部8名。”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戴家坡村阳光玫瑰葡萄
戴家坡村阳光玫瑰葡萄

  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只有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形成“村级发展支部谋、大事小事党员议、工作成效群众评”的良性循环,才能不断凝聚脱贫地区发展合力。

  育产业,各显特色添动力。在探索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道路上,曹武镇深信唯有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方能行稳致远,一路高歌。

戴家坡村优质稻产业
戴家坡村优质稻产业

  “过去的向畈村,村里无产业、村内无能人、集体无收入,百姓呼声高,工作压力大,是全市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如今的向畈村,300余亩优质葡萄、100亩牛蛙养殖基地、150KW光伏电站、600余亩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生机勃勃,带动本村及周边近200人增收致富。短短几年时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离不开产业帮扶的有力支撑。”向畈村支部书记涂福贵感慨道。

  向畈村的变化,是曹武镇围绕沿丁石线打造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区的规划布局,全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缩影。近年来,该镇4个脱贫村因地制宜,依托各级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帮扶,先后培育了果蔬采摘、食用菌、光伏、水产养殖、优质稻、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吸纳务工、土地流转、技术指导、订单农业等形式,辐射带动脱贫户近150户,产业带贫效果得到不断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增添了无穷动力。

向畈村葡萄产业基地
向畈村葡萄产业基地

  引能人,反哺归乡注活力。如何实现脱贫村产业质效提升目标?关键就在于“引”。即通过引才、引智、引资,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能力、有业绩、有情怀的在外能人回乡创业,推动现有产业做大做强。

  位于戴家坡村四组的京深种植专业合作社,由该村在外能人毛承毓牵头联络4名企业家共同创办。落户以来,先后投资近1600万元,初步形成了550亩优质葡萄和380亩花卉苗木两大板块种植基地,带动全村20户脱贫户参与。“早年外出求学,很少回村,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深圳创建了公司,发展还算不错。前两年,村书记找到我,谈了下当前村里现状,聊了下今后规划打算,总体感觉虽有改变,但后劲不足。作为从戴家坡村走出去的人,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回乡创业,希望能够为故乡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毛承毓谈到当初回乡创业时说道。

  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带回的不仅是游子反哺的满腔热忱,还有充足的资金、先进的理念、成熟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才能充分放大政策、资金、项目助推脱贫村发展优势。近几年来,4个脱贫村通过“三乡工程”引进能人14个,培育市场主体12家,撬动资金2亿元,盘活集体土地资源近3000亩,村集体年均增收达15万元以上。

白泉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白泉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

  塑民风,志智双扶激内力。走进白泉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脱贫感党恩,奋进新起点”“脱贫不等不靠,幸福自己创造”等醒目标语不时映入眼帘。

  “当时,父亲身患大病,卧床不起,全靠我和老婆两人照顾护理。没过多久,老婆又确诊乳腺癌,整个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真是举步维艰。现在想来,离不开白泉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谈心鼓励和帮扶措施落实,帮助我度过难关。”白泉村脱贫户汪发高回忆起前几年的困难光景,仍然倍感唏嘘。如今,汪发高的妻子术后恢复良好,女儿就业成家,他自己也发展起了蛋鸡养殖产业,生活越来越有希望。汪发高孝老爱亲,顽强拼搏的事迹,也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更荣获荆门市“最美家庭”的荣誉称号。

  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曹武镇积极开展选树典型、宣讲教育、交流学习等各类活动,推动志智双扶,不断激发脱贫群众发展内力。戴家坡村脱贫户代银国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墩子河村脱贫户冯幺平、向畈村脱贫户黄垂旭不等不靠,既发展产业,又积极务工,被评选为“脱贫致富典型”……正是靠着这一颗颗脱贫致富路上的“明星”示范带动,如今,4个脱贫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逐步培育。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可以预见的是,通过以点带面、以面促全,曹武镇将全域推广、普及打造巩固脱贫成果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广大脱贫群众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生活会越来越顺!(完)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