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廖作祥、罗鑫)“祁家村深山里有许多野生重楼,我们把它挖回来移栽培育,每亩山林可年产成品干货40公斤左右,每公斤120元,每亩收入至少可达5000元。”近日,京山市绿林镇祁家村74岁的村民周启排在树林中掩埋重楼根苗。聊起种植重楼,他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祁家村是绿林镇最偏远的一个村,村民们多数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收入较低。村民周启排和儿子周四海自2013年开始在林下种植重楼,种植面积已达15亩,去年光是种植重楼的收益就达到了7.5万元,收入大幅提升。
有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自2016年开始,祁家村动员村民种植重楼等中药材,发展特色生态产业。该村与51个贫困户制定栽种重楼“一户一策”措施,安排周四喜、林官清等10名党员采取“一包五”方式,为贫困户和普通村民提供重楼种植技术服务。
从进山挖苗移栽到自己育苗种植,从低水平粗放种植到现在精细化管理,从小面积种植到规模化种植……种植重楼让部分贫困户短时间内摘掉了“穷帽”,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变成了村里的重楼种植致富能手。在大户的带动下,重楼种植产业迅速向规模化发展,祁家村也顺势村在党支部与驻村工作队牵头下成立合作社,建立了重楼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很快就达到了110户,祁家村重楼产业发展起来后,吸引了襄阳、随州等地药材商上门收,销路不错。目前,祁家村重楼种植面积达330亩,纯收入达到200万元,仅重楼籽销售收入就达20万元,种苗销售收入15万元。
除种植重楼外,黄精、苍术、秸秆、丹皮、白芨等中药材也是村民们的致富“草”。黄精等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亩,该村基本形成了“家家种药材,户户栽重楼”的产业格局,村民人均纯收入达9800元。
“绿林镇将以祁家村重楼特色产业发展为示范,引领其它村依托山林优势,打造集‘药材观光、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发展,促进绿林乡村振兴。”绿林镇党委书记汤王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