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外媒京山 >
【学习强国】湖北京山:“六共”赋能 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涛 曾凡学 石西子   发布时间:2024-10-28    【字体: 】      0

      让好学校多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让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正在让学生就近入读“家门口的好学校”成为现实。

      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成立于2022年11月,由5所学校组成,实验小学为牵头学校,新市一小、钱场镇小学、雁门口镇小学、罗店镇小学为成员学校。自成立以来,教联体紧紧围绕“内部治理共融共生”“教师队伍共用共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成效共测共评”“家校社共谋共治”“条件保障共促共进”六大重点,以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线,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保障,实施教联体成员校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管理同步,助力教育治理提升

     教联体强化党建引领,把准“大方向”,将所有党员纳入党总支统一管理,坚持“一岗双责”“三会一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同时,成立以实验小学校长赵伟涛为组长、各牵头学校校长为副组长的教联体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教联体工作。制定各项制度,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结合各校不同特点,制定教联体发展规划,明确责任主体,细化活动安排。

师资同盘,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每年8月,教联体学校根据要求,安排教师双向交流,推进教师交流轮岗,激励教师正常流动。学校对交流的教师给予交通补助、乡镇生活补贴,在评优评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联体在区域教研活动中实行名师结对,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传帮带作用,提高教联体教师的整体素养和教联体成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每月定期开展一次活动,涵盖所有学科,包括现场备课讲课、同课异构、业务培训、班级管理等活动形式。

资源同享,助力各校优势互补

      教联体五校共建设了6个计算机教室,装备185台电脑,配备近100套班班通、电子白板,所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硬件上课成为标配,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率逐步提高,达到了硬件达标建设到位的良好效果。教师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湖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依托技术精准定位各校个性化需求,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牵头校和成员校打通了时空距离,实现了教育的“精准扶贫”,保障了“有质量的公平”。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教师管理、家长学校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应用“互联网+”模式,利用直播平台开放分享、共同观看,让教联体内教师同步提高。

活动同办,助力教育科研提档

      教联体利用资源整合优势,精准施策,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等活动,整体提升教联体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成员先后前往钟祥市实验小学、武汉中华路小学等地观摩学习,认真听取各学校德育管理、校园文化、班级建设、校本教参研发与应用等,外出取经效果初显成效,达到谋发展、凝共识、促提升的良好效果。

      教联体以网球课堂为切入点,编织教联体互联网,打开体教融合课堂教学新视角,体教融合提质增效。2023年9月15日,实验小学教联体开展了“网球进课堂交流研讨”活动,为教联体学校捐赠学生网球拍、训练用球。教联体积极开展“五进五送”智慧基层活动,丰富教研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考核同标,助力协调融合发展

      目标化管理,引导教师良性竞争。教联体所有教职工按照学期进行考评,涉及政治素养、专业素质、教学教研、班级管理、后勤服务、家校沟通、成果奖励等方面,量化得分作为评优评先重要条件。立体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参照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等,出台《礼智少年评比标准》,每学期评比一次礼智少年,通过班级表彰、张贴光荣榜、公众号推介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全方位考核,推动家校融合发展。家校合作是学校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家委会的建立,家长志愿者的服务,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家校沟通提供正面支撑。

     教联体成立以来,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交流等方面融为一体,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取得明显成效。

     京山市实验小学教联体校长赵伟涛表示,今后教联体将秉持“理念共通、资源共享、机制共融、质量共建”的目标,团结协作,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为京山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邱超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