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水稻收完留着高茬,村里秸秆禁烧工作压力大。现在低茬收割后直接深翻,接着种油菜,秸秆也变废为宝!”9月28日,罗店镇徐河村村民黄忠生在刚翻耕的田埂上,看着播种机穿梭作业,难掩喜悦之情。
眼下,罗店镇通过“低茬收割+农田深翻+油菜轮作”组合拳,不仅让6.85万亩冬闲田变身“致富田”,更从源头破解了秸秆禁烧难题。在麻城村,十余台半喂式收割机正忙着收割中稻。机械驶过,切碎的秸秆均匀撒落田间,留茬高度不足15厘米。
秸秆禁烧的“堵点”在处置,“痛点”在成本。罗店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董华阳介绍:“低茬收割能让秸秆粉碎长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既减少虫害留存,又方便后续翻耕还田。”镇农办组织2支专班对全镇农机手开展低茬收割宣传2次,签订承诺书50余份。
深翻轮作接茬种,冬闲田变“致富田”。当前,平亚合作社的深耕机正在徐河村的示范基地作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平亚说,今年合作社集中流转500余亩土地,实现“低茬-翻耕-播种”一条龙服务,效率比往年提高3倍。
罗店镇抓住秋冬播种关键期,推进油菜轮作模式,依托市场主体,在徐河村、快活村、梅李村等村打造千亩油菜轮作示范带。镇里不仅免费提供“利油杂1号”等优质种子,还派镇农技人员全程指导精量播种、水肥管理等技术,助力农户增收。
下一步,罗店镇将继续扩大轮作面积,完善秸秆回收产业链,让绿色发展理念在田间地头结出更多硕果。(许云鹏 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