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1天的持续高温,让坪坝镇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干旱缺水。6月24日,市农业农村局赴两个村实地查看旱情,了解情况,为村民解难题、出实招。
据统计,今年坪坝镇种植水稻2.9万亩,受灾面积1.03万亩,成灾0.4万亩,玉米种植面积0.58万亩,受灾0.58万亩,成灾0.45万亩,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为漳河团山村及晏店九里村。
“对于这100多亩的玉米地,能救应救,建议联系农技站进行农药撒飞,延长玉米生长周期,等待降雨的来临。”实地查看完漳河团山村旱情后,市农业农村局给出方案。
据了解,旱情初发,漳河村村“两委”全员出动,挨家挨户走访,说服村民抢占种植期,对已枯死的玉米地重新翻耕种植芝麻、大豆等五谷杂粮。村里积极与临镇太平村协商放水至东干渠,保障团山村三至七组的堰塘水源充足,并利用电泵抽水,使150户农户1400亩的水稻田正常生长,为农户送去希望的源泉。
当日下午,晏店九里村紧急出动挖掘机及拖车,为渠道做清淤、蓄水准备。同时召开旱情户主会,结合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活动,共谋上、下湾抽水出资问题。最终一致决定,从漳河返水抗旱,由村民集体分摊按照实际种植亩数进行收缴抗旱抽水所用电费,并且辖区内堰塘的水后期均用于抗旱。为避免出现农业用水灌溉浪费,村委会干部加强巡查,统一协调抗旱用水,确保共同抗旱成功。
烈日无情人有情。面临各村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坪坝镇积极召开专题会议,会后各包联干部到村开展抗旱自救工作。会议研究并部署,要排除万难抢救,协调郑家河水库放水,确保坪坝镇东西干渠灌溉范围内农作物不受影响;要未雨绸缪援救,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及新增抗旱设备,全镇将新建沟渠2.6公里,维修3.2公里,新增水泵3台,PVC软管1.2千米;要齐心合力自救,科学用水,提倡节约用水,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同时蓄水保水应对旱情。
烈日炎炎,坪坝镇随处都可见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旱一线的身影。经过此次行动,党群之间的心贴得更近,村民们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心也更加坚定。目前,水田能保证灌溉面积1.85万亩,旱地能保证灌溉面积0.13万亩。(严艺 丁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