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坪坝镇村民们趁着农闲,将自家种植的地肤扎制成扫把。一把把结实耐用的手工扫把在指尖成型,不仅填满了村民们的农闲时光,更成了家庭增收的“香饽饽”。
地肤,俗称扫帚苗,是本地常见的“乡土植物”。地肤耐旱、易种植,不仅可食用、药用,其成熟后的茎秆还带着天然的蓬松质感,是制作扫把的优质材料。瞅准这一商机,坪坝镇村民将地肤变废为宝,将其精心加工成扫把推向市场。凭借扎实的做工和实用的特性,赢得了不少青睐。
“农忙时顾着田里的庄稼,农闲了就扎扫把,一天能扎二十来把,一把能卖两三块,批发商上门统一收,一个月下来能多挣一千多块呢!”村民李大姐手里的活儿不停,脸上笑意盈盈,“这地肤好养活,不用费太多心思,收了就能加工,不耽误事儿还能添收入,划算!”
据了解,坪坝镇地肤种植已有多年历史。近年来,村里联系到固定批发商,形成“农户加工+统一收购”的模式,解决了销售难题。下一步,坪坝镇将着力提升扫把工艺标准,拓展销售渠道,探索成立专业加工合作社,让这把“金扫把”为乡村振兴扫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致富路。(唐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