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钱场镇 >
钱场镇七宝山村:乡贤聚力,绘就文旅新村美丽画卷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余静 周雨薇   发布时间:2024-04-26    【字体: 】      0

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25日,走进钱场镇七宝山村,只见远山叠翠流水淙淙,路旁鲜花竞相绽放,三五村民乐游其中,好一幅生机盎然的乡村美景图。

七宝山村位于钱场镇西北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鄂中第一溶洞”空山洞坐落在此,旅游环线横穿而过,造就了丰富的文旅资源禀赋。近年来,七宝山村高度重视统战工作,荟聚乡贤力量,探索“乡贤+”文旅发展模式,开辟了乡村振兴新路径。

“乡贤+产业发展”夯实业兴民富根基

“凝聚乡贤力量,打造文旅新村”,是七宝山村“同心聚力,共同缔造”的发展目标。通过项目推介、产业推动、政策扶持,引导广大乡贤返乡创业、回报桑梓,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七宝山村风光秀美,致富能人金红霞乘势而上开办农家乐,生意火爆、门庭若市,年增收10万元以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已有农家乐9家,年接待游客超9000人。

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七宝山村将旅游、种养殖带头人推荐为产业发展牵系人,化“乡贤优势”为“乡贤经济”。乡贤胡支援返乡投资1500万元,创建百鸟观光采摘园,年利润11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个;乡贤张世兵,投资500万元创建奇宝园林绿化休闲观光园,年收益100万元,带动就业25人……背靠着座座“宝山”,乡贤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将高产高效的种养殖行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现农村美、农民富。 

“乡贤+文明新风”引领移风易俗风尚

七宝山村充分发挥乡贤在农村社会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乡贤善心义举,带头营造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组织乡贤参与“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并将优秀家庭的事迹向上推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由乡贤逐户上门检查,同时纳入积分管理,年底兑换物资鼓励先进。

乡贤胡大春自2019年以来,每年捐资2万元资助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家庭;乡贤孔祥斌是一名退休教师,多年来,他和妻子刘先梅投身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扶困、助学、敬老活动,足迹遍布京山多个乡镇,夫妻俩服务时长均超过2000小时,家风敦睦,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

“乡贤+社会治理”打通精管善治堵点

七宝山村利用乡贤熟悉村情、德高望重的优势,动员乡贤主动投身基层治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村6个组全覆盖建立“四会一队”,由乡贤担任核心成员,利用其威望和智慧协调邻里矛盾纠纷,开展文体活动,发挥好乡贤“智囊团”“调解员”“文化员”的作用。

乡贤肖桃芝是一名党龄30年的巾帼老党员,也是曾经的妇女主任,卸任后一直关心配合村务治理,每当遇到矛盾纠纷时,她总是热心上门劝导、开解,2023年参与化解矛盾7起。在“共同缔造”活动中,乡贤带头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开展建设,三组乡贤张修英是村庄建设的“积极分子”,多次参与绿化种植、村道清扫,已经累计了8个工日。

乡贤聚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村庄颜值得到提升,集体经济得以壮大,群众的“钱袋子”鼓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共建成果最大程度惠及群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在七宝山村结出了累累硕果。

(余静 周雨薇)

编辑: 杨清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