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平常多久播撒一次农药呢?您了解生物质肥料么?”7月9日,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小锋课题组来到钱场镇,就水稻生物农药推广、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等课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课题组的硕士研究生们在村委会热情地与村民拉起了家常。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过量使用化学农药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导致土壤板结和酸化。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筑牢产业发展绿色根基,钱场镇积极配合本次华中农业大学的调研活动,选点辖区内具有代表性的4个村庄,调动60余人,其中包含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调研过程中,课题小组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绿色发展理念,集成以“生态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减量防控相结合”为核心的综合绿色防控体系,对农户们进行相关内容了解。通过多方询问,青年学子们了解到钱场镇是个农业重镇,在过往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镇农办曾多次成立专班,下村推广生物沤肥、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内容,并在每个湾组至少投放1个沤肥桶,努力构建“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的绿色防控立体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品质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融入“绿色”底色。
调研结束后,课题小组也就调研内容提出宝贵意见。指出虫害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在治虫的同时也增强了害虫抗药性,可聚焦理化诱控技术,应用昆虫信息素、太阳能杀虫灯等防治害虫,推广应用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和银灰膜驱避害虫等理化诱控技术,为害虫布下天罗地网,这样不仅能做到绿色低碳,还能保证农民的稳产增收。(李超凡 陈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