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钱场镇“希望家园”,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榫卯结构课程,并一同动手制作鲁班锁,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榫卯结构,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质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不仅体现了古代木工匠人的智慧,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志愿者老师们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带着孩子们领略榫卯结构的独特魅力,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和思考古代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拓展应用场景。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感受古代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神奇,志愿者们还以其极具代表性的“鲁班锁”为实例,耐心指导小朋友们亲手参与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如零件尺寸不符、拼接顺序错误等,但他们并没有气馁,而是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在不断尝试中逐渐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当一个个鲁班锁成功完成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聪明,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发明出更多有趣的东西!”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从中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树立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远大志向。
传承千年文化,展现时代担当。“三下乡”支教活动,犹如一座桥梁,将知识与关爱传递给了乡村的孩子们,在他们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王淑蕾 皮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