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钱场镇 >
钱场镇:秸秆“变废为宝”助农增收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30    【字体: 】      0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8月27日,在钱场镇舒岭村刚刚收割的稻田里,秸秆打捆机正来回穿梭,把零散秸秆“吞”进肚子里,一阵消化后,一捆捆打包好的秸秆便被缓缓“吐出”。

连日来,钱场镇充分发挥网格化管控优势,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秸秆能够及时得到清理和回收利用,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

“在收割前,我们对农机手进行了集中培训,特别强调低茬收割和秸秆粉碎的专业技能,确保留茬高度不超过15厘米,为后续进行翻耕作业打下基础。”据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钱场镇共有23个行政村,将每个行政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派出3至5名工作人员,全天不间断进行巡逻,通过加强巡逻和大力宣传,确保群众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工作。

同时,钱场镇致力于将“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组织辖区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对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利用当地牛羊养殖户众多这一优势,将秸秆回收与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无缝对接。

徐冲村的水牛养殖户易会红说,冬季草料稀缺,通过储备秸秆,不仅能满足自身的饲养需求,还能把多余的秸秆销售到周边县市,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渠道。(余静、周雨薇)

编辑: 余琴 【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