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钱场镇东河公园,悠扬的萨克斯乐声穿透暮色。步道上,三三两两的居民或慢跑健身,或推着婴儿车漫步,路灯将人影拉得悠长,勾勒出夏夜的惬意画卷。
“这边环境好,场地大,我们每天晚上都来练曲子。”村民孙阿姨说,“以前想找个宽敞又凉快的地方排练可不容易,现在这些亲水空间、休闲广场成了我们的固定舞台,路过的居民都常停下来听我们演奏。”这支自发组建的“夕阳红乐队”,正是当地水美乡村建设后居民文化生活变迁的缩影。
作为京山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的重要区域,钱场镇以“水系为脉、生态为魂”,将吴岭水库、盛老汉农庄、电站坝水库及集镇区域串联成线,形成8.5公里长的多层次生态走廊。
项目以雨污分流为核心,在吴岭水库下游至集镇段展开综合治理。河道清淤疏浚后筑起生态护岸,岸边错落种植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形成天然水质净化带。紧邻居住区的河段特别打造内河绿化净化岛链,台地湿地与密林景观相互映衬,既净化了生活污水,又为居民营造出 “人在画中游”的休闲空间。
“自从发现了这块好去处,我每晚都和家人过来散散心。”社区居民张大爷指着步道旁的健身区说,“这里不仅配备了漫步机、太极揉推器等器材,还临河建设了塑胶跑道。”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区域内的人工湿地系统兼具水质净化与景观营造功能,同时为白鹭、野鸭等水鸟提供栖息之所,形成“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生态闭环。
夜幕下的东河,孩童在亲水浅滩追逐嬉戏,老年舞蹈队在文化广场翩翩起舞,垂钓爱好者在生态钓位静候鱼讯。这条曾经的“臭水沟”,如今已变身集防洪排涝、生态修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民生工程,成为水美乡村建设的生动注脚。(余静、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