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宋河镇 >
宋河镇四股泉村唱响红色新赞歌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济华 欧磊   发布时间:2023-11-01    【字体: 】      

宋河镇四股泉村是革命老区,当年曾是中共京北县委重要根据地。“把歌扬,把歌扬,老百姓紧跟共产党,穿好衣,吃饱饭,住新房,将来日子赛蜜糖。”当年,流传在村里的一首大富水秧歌调,道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无比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无比向往。人口不多的村子,革命战争年代,有10多位好儿郎,血洒疆场,马革裹尸,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付出了生命。

在2023年农村小微水体整治中,四股泉村系紧党建红纽带,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贯穿全过程,充分发挥村民、企业、乡贤的作用,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泉水甜、青山秀、村庄美、产业兴、群众富”的乡村发展之路。

发展产业兴乡村。“这是良玉红毛狮金鱼,曾荣获中华金鱼大赛特等奖,目前市场价每条在2万元以上。”在中华金鱼四股泉保种基地,良玉红猫狮金鱼品种培育人张良玉指着缸里的鱼儿说。去年,素有“金鱼大王的”张良玉经多方考察,看到四股泉山清水秀,满足高品质特色观赏鱼类繁育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将在安徽的基地逐步转移到四股泉村。目前,已投资近200万元,建成生活区和精养池等配套设施,租赁村闲置多年的3亩多水面,引进20多个品种的金鱼及锦鲤种苗。

落户四股泉的京山禾润鳗鱼养殖基地,依托优质丰富的泉水资源,流转土地230亩,投资额8500万元,从事鳗鱼养殖。从北美海地成功引进鳗鱼苗200万尾,经过一年的饲养,目前每尾平均重量在2千克上下,即将进入市场销售。“禾润公司吸纳四股泉及周边村民近10人长期务工,临时用工在500人左右,每年付给长期务工和临时务工人员工资近50万元。”林宗官算着说。家门口的务工和边坡荒地的租赁,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的同时,也增加了集体收入,左世军感慨地说。

继承红色基因,践行共同缔造,破旧村落换新颜。在小微水体整治中,四股泉村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始终。左世军介绍说,2023年,该村以2组两口堰塘为重点进行小微水体整治。每个居民点的整治,事先都要召开林下会、场院会、板凳会、湾组夜话,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建议,将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张榜公布,接受村民监督。

“以前村里做公益事业,要占点边边角角,挖走一些零星树木,村民动辄要求给多少补偿,而这次,却没有要一分钱。”杨军作总结。四股泉小微水体整治,体现了4个“参与”:一是群众广泛参与。村民自觉将房前屋后清理整理,自觉在房前屋后种树栽花植草;二是村民理事会全程参与。他们对建设内容和工程质量现场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三是乡贤积极参与。四股泉村在外成功人士,听说小微水体整治,非常高兴,他们经常回家,帮着出主意,想办法,更感人的是,有的出资金,有的出绿化苗木,有的捐路灯,有的搞设计,都没有要一分钱。四是利用感情纽带吸引革命前辈的后人积极参与。比如京山建国初期首任县长彭友德的孙子,先后几次来到四股泉村,走访老人,寻访彭友德当年的足迹,还表示要争取资金,帮忙硬化四股泉村的“彭友德小道”,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挖掘红色文化注灵魂。红色文化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象征,更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四股泉村发挥红色文化优势,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打造以红色文化为灵魂的美丽乡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过程中,四股泉村注重赓续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文化为村庄注入灵魂。

彭友德曾在村前的那棵大桑树下,向四股泉群众宣传革命道理,鼓舞斗争勇气,坚定必胜信念。因此,群众亲切地称此树为“彭友德树”,将彭友德在四股泉走过的小路,称作“彭友德小道”。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四股泉村注重红色文化挖掘,先后打造了“彭友德树”“新五师左家畈野战医院旧址”等红色历史文化景点,并重新搜集整理了“四股泉革命烈士名录”“中共地下党四股泉党支部情况介绍”等信息,通过勒石刻碑,或建立标识,悬挂村中等方式,唤醒村民的红色记忆。(石济华 欧磊)

 

编辑: 杨清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