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石龙镇石龙村5组的稻田里,两台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金黄的稻谷被精准脱粒,低矮的稻茬整齐排列,秸秆同步完成打捆作业。
此次作业采用的低茬机收技术将稻茬高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据测算,该技术不仅使秸秆处理效率提升30%,脱粒后的谷粒清洁度也显著提高,为粮食增收筑牢基础。
收割现场,秸秆打捆机紧随其后,将散落的秸秆压缩成紧实的圆柱状草捆。这些秸秆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一部分运往养殖场作为饲料,另一部分送往生物质发电厂转化为清洁能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在全力推进秋收工作的同时,石龙镇创新构建“无人机巡查+地面网格员”立体化监管体系。其中,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每日对全镇农田开展全覆盖巡查,一旦监测到秸秆焚烧隐患,能在数分钟内精准定位,并第一时间调度网格员赶赴现场处置。与此同时,该镇还将秸秆禁烧要求与农机作业补贴直接挂钩,以“疏堵结合”的举措引导农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进一步筑牢秋收期间的生态安全防线。
近年来,该镇通过推广低茬收割、秸秆打捆等技术,累计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超百万元。如今的石龙镇田野,农机轰鸣奏响丰收乐章,科技赋能绘就振兴画卷,一幅“粮满仓、民安康”的壮美图景正徐徐展开。(张思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