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孙桥镇 >
孙桥镇宏愿农场风吹稻浪香千里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仁珍 康健   发布时间:2022-08-15    【字体: 】      

68da078b56cc3e82538cb5719715647

8月12日一早,天刚透亮,清凉的晨风掠过即将秋收的田野,成片成片的桥米漾起绿色的波涛,沁人心脾。余寿美来到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看到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沿着田埂边走边查看起来。

7月20日,第一批70多亩早稻刚刚收割完,7月28日就抢插了晚稻,还有140亩洋西早将在9月1日左右收割,随后就是中稻“537”等优质桥米的全面归仓。

余寿美原是一名机械师,长期在外承包土方工程,90年代即事业有成,从孙桥镇杨家畈村移居京山市区。2017年,58岁的余寿美回到家乡,在镇政府和两个村的大力支持下,流转杨家畈和弯柳树河村1700多亩土地,开启规模化桥米种植之旅。

他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割谷机等农业机械,建起仓库3栋,硬化3000多平米场地,购置大米加工设备,成立“京山宏愿种植家庭农场”,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桥米全产业链。

余寿美专门聘请当地7位经验丰富的村民参与农田分片管理,对增产部分给予管理员年终分成,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5年来,余寿美按照规划,逐步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他组织团队修桥补路,改变当地基础设施,代种村民闲置土地、为他们代买生产物质、烘干收割的稻谷,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很多便利。

最近两年,宏愿农场每年30万元的收入。2021年,余寿美刚刚扭转亏损局面,就为杨家畈和弯柳树河村38户脱贫户每家送去40斤桥米,得到当地百姓一致好评。

今年63岁的余寿美踌躇满志,信心十足,计划继续逐年扩大规模,带领乡亲们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大干一场。(唐仁珍 康健)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