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杨集镇三口堰村四组的通组公路上,满载着丰收粮食的小货车正陆续从湾组里开出。而在一个月前,这条水毁的通组公路还是四组村民们的心头难。
杨集镇三口堰村四组是该村水稻种植核心区,农田总面积达300余亩。已到秋收季节,金灿灿的稻田里,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正等着抢收,但因四组机耕路和通组公路毁坏,地里的稻谷来不及收,也运不出去,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一定要抓紧抢修,不能耽误村民抢收稻谷。”该村党支部书记胡勇在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时,接到群众反映,回村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考虑到工期紧、任务量大,村委会一致同意聘请施工队修复道路,为群众纾难解困。经施工队现场审计,800米通组公里施工费需约12000元,40米机耕路需9000元,共计约21000元。
(三口堰村村民自发参与修复水毁道路)
“不到一公里的路,村集体购买材料,咱们自己修,能省不少钱。”该组乡贤李清了解情况后,决定发动本组村民和村集体一同修复道路,“现在村里都在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咱们人多力量大,组里有不少人都在家,为自己村里修路,大家伙都很乐意。”
在村民李清和包组干部的宣传发动下,四组李莲香、姜子华、刘永芳等6名村民全程参与了施工建设。在该组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通组公路和机耕路修复工程如期完工,为村集体节省约7400元。
“一条通组路连接的是两份一样热切的共建心。”该村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的积极性让我们对创建‘共同缔造’示范点有了更大的信心。”
据了解,三口堰村作为此次杨集镇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点,在三组实施村容村貌提升美化工程,带引导村民自主规范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做好门口柴草归类,花草树木养护,家禽家畜圈养等全村环境提升,做到美好环境共建、幸福生活共享。该村还依托新建香菇深加工项目,组织村民全过程参与建设和管理,打造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治理格局。(杜君 胡祖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