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永漋镇 >
永漋镇7万亩小麦开镰迎丰收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泳阳 谢婧画 牟妍   发布时间:2024-05-21    【字体: 】      0

眼下,永漋镇70000亩小麦迎来丰收,金色的麦田绘就了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

走进永漋镇马家岭村小麦种植基地,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小麦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麦秆粉碎、转运、颗粒入仓,一气呵成,小麦地里的轰鸣声不间断作响,不一会地里的小麦就被收割完成。

据了解,小麦种植全部采用机械化播种、施肥、收割,短短几天就能将近千亩小麦收割完,同时收购商的大卡车就停在小麦地旁,一边收割一边装车。小麦机械化收割不仅能一次性完成了收割、脱粒,还直接完成小麦装车运输环节,为农业节本增效、农民节支增收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永漋镇党委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种植,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2024年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33790亩,较2023年的6161亩提升448%,全镇小麦种植面积达70000亩,预计总产量2.8万吨。

“粮满仓,心不慌。”近年来,永漋镇大力宣传粮食生产惠农政策,将粮食生产面积指标分解到组,任务落实到人,确保粮食安全。同时,各村积极响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土地平整、养护、选种、育苗、施肥都引用现代化技术。积极组织种植大户相互交流施肥技术、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苗情,“零距离”在农民间“把脉支招”,结合气候时节向农户宣讲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田间管理要点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全力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目前,马家岭村2725亩春小麦金穗饱满,长势喜人。

下一步,永漋镇将持续做大做强产业发展文章,大力推广适应性强、稳产高产的优良品种,引导农民正确选种,发挥小麦优良品种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李泳阳 谢婧画 牟妍)

编辑: 杨清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