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雁门口镇 >
雁门口镇打响抗旱主动战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万文   发布时间:2022-08-22    【字体: 】      

“这段时间,一切以抗旱为中心。”连日来,每天天刚蒙蒙亮,雁门口镇常家山村党支部书记陈飞便骑上摩托车,风风火火赶往六组丁家湾泵站检查蓄水池,“群众正在进行四级提水抗旱,蓄水池水不够了必须马上协调解决,耽误不得!”

由于出梅以来持续高温少雨,雁门口镇平均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均创新高,预计8月底前晴热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全镇农田普遍喊“渴”。常家山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52户农户、1352人,全村5000余亩水稻田严重缺水。该村“两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耗资1万余元启动六组丁家湾75千瓦泵站,组织全村群众从青木垱河四级提水,再用小型潜水泵翻水到各家各户水稻田,确保中、晚稻丰产丰收。

“现在天气这么热,抽水的难度太大,多亏村干部想办法及时送来水。”在该村抗旱现场,不少村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了水,我们的水稻田就有了希望!”

从镇到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众志成城,积极开展自救,打响了这场高温连晴下的抗旱保供水“战役”。

在雁门口镇李家湾村牌楼河泵站抗旱点,5台75千瓦机组日夜“轰鸣”,连续抽取汉北河水,灌溉李家湾村和覃场村近万亩水稻田。一边要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一边还要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开源和节流,就从这两方面入手。”雁门口镇分管农业负责人说,“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高温旱情,早在七月底,该镇就提前谋划,开展多项保供水措施。眼下,镇里发动各村积极寻找、广辟抗旱水源,旱情已经得到缓解。与此同时,镇里还发动各村通过上门宣传、村村响广播等形式,提倡村民节约用水,特别是灌溉用水,倡导科学灌溉,并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积极推广节水举措,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

截至目前,该镇31个村中稻种植面积8.4万亩、晚稻种植面积达2.02万亩,没有出现干死现象,抗旱主动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郑万文)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