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镇区快讯 > 永兴街道 >
永兴街道:共同缔造“七步工作法”赋能小区治理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子瑶 郑可   发布时间:2024-07-23    【字体: 】      0

“我们推出‘无垃圾桶’小区,鼓励居民自主丢垃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各小区‘楼栋长’‘自管委’带动作用,号召大家参与清保行动和设施管护,推动了小区治理质效提升……”7月22日,永兴街道永兴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吴芳组织供销社小区居民,在协商议事会上进行研讨交流。

据了解,永兴街社区成立于1991年7月,常住人口3987人。由于年代久远,如今供销社小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老旧、环境卫生差、违章建筑乱等问题。近年来,社区运用共同缔造“七步工作法”,结合“清保行动”,从群众感知度强的小切口入手,发动居民共谋共建共管,成功实现从“三无小区”向“自管小区”的华丽转变。

收集问题,汇聚民意

社区依托“大党委”,从居民身边小事着手,常态化动员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今年以来,该社区共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0余件,其中包括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环境脏乱差、道路需硬化、缺少停车位等3条具体问题。

议定事项,分类施策

明确整治事项后,社区先后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小区居民会议10余次,共议问题解决办法。对于小区居民反映的3条问题,决定采取环境整治由群众自办、投工投劳共建,停车位增设及道路硬化由社区集体争取革命老区项目解决。

商定办法,集聚民智

确定施工方案过程中,社区召开小区居民会议,对照问题清单逐项研究讨论,商议最优办法。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建议,寻求最大公约数后,确定最终施工方案。

组建小组,全程参与

施工过程中,小区成立了环境整治推进小组,下设11名楼栋长组成的协调小组、4名居民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负责工程进度、质量监管、矛盾化解等具体工作,确保群众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

共同行动,党群协作

社区依托楼栋长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党员中心户朱辉平的带动下,小区居民主动投工投劳210余人次,拆除违建11处,清理菜地5处,建成小花坛3个、绿化带2条、排水沟渠80余米。完成道路硬化100余米,场地硬化500平方米,增设停车位35个。现如今的供销社小区,车辆停放有序,环境卫生整洁,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管护,健全机制

“三分建设,七分管护。”小区改造完成后,社区召开供销社小区楼栋长、居民代表会议,共同探讨管护方案。经过居民一致表决通过,决定结合积分制管理。管护方案实施一年多来,居民主动参与热情不减,逐步形成“居委会+自管会”双效管理机制,“三无小区”从靠“社区管”逐步向“自治共管”转变。

常态考评,选树典型

在社区引导下,供销社小区“自管委”组织楼栋长、党员群众代表成立小区互助提升评议小组,每周整理居民参与公共区域清理、志愿服务行为次数,并进行积分登记,按季度开展集中评定晾晒。结合“积分分享”兑换评比活动,每半年对持有积分的群众进行物质奖励。同时,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楼栋”“最美婆媳”“最美家庭”等评比,选树优秀典型,加强典型模范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精神文明追求,激励社区居民主动向模范看齐,不断促进社区文明新风养成。(刘子瑶 郑可)

编辑: 杨清辰【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