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藤出芽、开花时的管护最重要。花谢后,会从青翠的‘小圆果’生长成现在翠绿的‘小西瓜’,再过一两个月,会完全成熟变成黄褐色的‘金元宝’。现在天气较为干燥,大家要注意管护……”8月21日,在永兴街道观音村瓜蒌产业种植基地,整齐排列的瓜蒌架下,一颗颗手掌大小、青翠透绿的“圆疙瘩”探出身来,负责人鲁志海正带着农户熟练地整枝、清藤、除杂,进行藤枝管护。
观音村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历史厚重,为擦亮“水尚观音”农文旅融合品牌,实现“一村一特色,一步一风景”的发展目标,该村发挥“头雁”能人带动效应,鼓励村内老党员鲁志海积极开出致富“良方”,流转40余亩土地投资兴业,外出交流学习经验,种植即投即收、效益五年的瓜蒌产业。
“小瓜蒌”能发挥“大作用”。瓜蒌籽是大众喜爱的休闲食品,瓜蒌茶饮可保健养生,瓜蒌的瓜皮、果实和藤根可晒干作为化痰止咳、润肠解热的药材,小小瓜蒌果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多维提升”。随着成熟期临近,观音村瓜蒌产业种植基地的瓜蒌果愈发生机勃勃、厚实缀垂,在密集的瓜藤下静待丰收。
“我们基地的第一批瓜蒌将在9月收获,第二批晚生秋瓜品种预计11月成熟。届时,我们将通过朋友圈、视频直播等方式推广,尽快打开销路,预计每亩收入可达200公斤,扣去人工成本后每亩收入可达7000余元,年收入可达25万元。”鲁志海介绍道。
为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产业饭”,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效益,鲁志海聘请村内5名农户长期帮忙育苗整枝、打药除草和采摘销售,带领夏传明等2户农户利用自家地块和葡萄架、竹架搭建了4余亩瓜蒌藤,共同发展致富。
“我们将持续发挥党员能人的激励带动作用,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村内瓜蒌、草莓、葡萄、冬桃等农业产业的种植效益。”观音村党支部书记鲁珊珊表示。(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