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镇何关社区抗旱用电问题解决好了吗?”“华泰电力进厂区道路硬化了没有?”......6月上旬以来,京山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与“代表行动”活动有机融合,组织人大系统干部和全体人大代表下沉一线,开展“蹲点式”调研、“沉浸式”走访,面对面听心声、一对一抓消号,变“干部端菜”为“群众点菜”,切实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落到发展急需处。
共商共治,深入一线“听真话”
近日,一场由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乡村振兴座谈会在罗店镇石板河村召开,京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少红主持会议,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农业农村局等16个参会单位相关负责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有政策解读,也有规划展示,共同探寻乡村振兴好思路、好办法。
“我们一定积极向上申报高效果园建设项目,推动石板河村葡萄产业园提档升级,增强村级造血能力,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必答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言简意赅的发言拉开了会场序幕。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接过话头称,抓好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我们将坚持需求导向,全力推进石板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并策划包装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项目,争取及早纳入上级组织部门项目库。
“既是座谈会,也是一次乡村振兴交流研讨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石板河村田园风光秀丽,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会持续深度挖掘乡村振兴主题内容,支持打造石板河片区典型案例,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业知名度。
“此次座谈会把村两委干部与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聚拢在一起,拉家常、想办法,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石板河村支部书记黄涛说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 把监督的‘探头’架到一线,把民主的‘板凳’搬到基层。”在逐一听完各单位负责人发言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少红深有感触,“各部门要相互协作,合力共为,全域谋划和提前申报项目,优先向石板河村倾斜,为尽快树立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合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作出应有贡献。”
闻令而动,为产业发展注入“满格电量”
走进罗店镇石板河村秋满园葡萄种植合作社,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果香,褐藤绿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丰收在即。“电力足了,冷库温度控制得更好,多亏市人大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帮我们解决了电压不稳的大难题。”村支部书记黄涛竖起了大拇指。
六月中旬,在“一下三民”实践活动中,市人大驻村工作队了解到,石板河秋满园葡萄种植合作社5000多亩“阳光玫瑰”进入丰收采摘季,急需将葡萄冷藏保鲜,面对合作社冷库电压不稳的问题,黄涛心里十分着急。
市人大驻村工作队获悉情况后,立即组织罗店变电站工作人员现场了解冷库用电量和葡萄产量,判断快速增容的供电方式,经过仔细勘测,仅用一天时间从原有100千瓦增加至200千瓦,有力保障了合作社经济效益。
“此次增容改造,不仅可以满足冷库日常用电,还可以让石板河村民宿项目建设用上充足电,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市人大驻村工作队员徐军说,将切实履行驻村包联责任,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变为人大干部的“操心事”,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纾困解难,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非常感谢市人大,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一定开足马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华翔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苏俊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京山市人大开展“一下三民”实践活动的积极作为。
前不久,一通求助电话打到了京山市人大办公室,“您好,我是华翔机械负责人苏俊雄,因为审批程序繁杂等原因,我们迟迟拿不到施工许可证,若不能及时办理,会导致后期质监部门不能对该项目进行竣工验收,请您这边帮忙协调解决。”
市人大高度重视,迅速与该公司对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现场“支招”,认真倾听存在的困难和诉求,精准提出解决措施。在市人大持续跟踪督办下,该公司如期参加了荆门市集中开工“六证齐发”活动,顺利拿到了施工许可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市人大、政府携手为企业护航,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大生产、投入的信心和决心。”苏俊雄表示,公司正如火如荼投入生产,全年产值有望突破2500万元。
各地人大结合实际,共同发力,在新市街道,人大代表访企业、提建议,为多家企业顺利招工,成功化解一批企业症结;在罗店镇,人大代表借力“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新路径,帮助企业增加销售额2万多元;在曹武镇,人大代表帮助企业新建厂房安装变压器,让企业重获生机,产业焕发新活力......
连日来,京山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和各级人大代表“向下扎根”在一线发力,通过走访企业、开展调研视察、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积极寻找破解路径,及时回应企业诉求。截至目前,现场为企业办理实事22件,共查找问题56个,收集市级层面需要解决的涉及工业经济和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27条,梳理汇总为5条,并及时转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办理,为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王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