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9月5日,京山两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采取“场景化”审批模式,在提交用地复函、规划豁免、无勘察等情况说明后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法人事项综合服务窗口当天申报当天审核当天即拿到了施工许可证。
据了解,今年以来,京山市高度重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先行试点创建,全面梳理老旧小区改造、市政房屋建设、线性工程、工业建筑等高频项目申报审批常用场景,区分项目类型实行精细化、差别化审批服务,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审批环节,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
我市将工程建设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既有建筑物装修改造、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工业集聚区道路修建、文化场馆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厂房车间仓储建设、工业技改等30余种高频办理事项细分成7大应用场景。并以极简、合规、便捷、实效为目标,根据不同场景项目规模、技术等级、风险程度等定制标准流程图、事项清单、材料清单,剔除与主题无关的全部审批环节和事项确认,理出豁免、容缺、告知承诺、免提交等办理条件,让场景项目申报人一目了然。
我市还通过告知承诺、串改并、要素集成、部门联动等,不断优化场景办理。如承诺制办理,除用地、工程规划许可外,其它事项全部改用告知承诺制;如串改并,将区域评价与规划许可同期办理,工程质量安全手续一同纳入办理施工许可证环节;通过要素集成,将供水、供电、燃气、热力、排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全部纳入联动报装系统;通过部门联动,实行“五证齐发”、联合验收、“验登合一”等,进一步压缩时间、环节、成本,提高便利度。
截至8月31日,我市以“场景化”审批模式,完成了7大应用场景中5个类别63个审批项目的办理,大部分项目从办理立项到办理竣工验收平均只有5个环节,对比“场景化”审批模式之前办理环节平均减少7个,办理时限平均减少12个工作日,有力推动了政务服务提速提效提能。(熊华伟 袁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