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种粮大户郑建平的“致富经”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石文芳   发布时间:2025-03-26    【字体: 】      0

创业之初,连续四年亏损;而如今,年产值可达700万元,净利润近200万元。

由亏转盈,靠的是什么?近日,记者走上田间地头,解码六旬种粮大户郑建平的“致富经”。

 

土地流转,闲田变良田

3月20日,京山市钱场镇舒岭村的农田里,农耕机来回穿梭,翻耕土地。所到之处,沃土翻飞,泥浪滚滚,恰似一幅“农机春耕图”。


看着眼前一派农忙景象,村民们啧啧称赞:“以前操心没人种,现在忙着改造农田,郑总可真了不得!”

村民们口中的郑总,正是种粮大户郑建平。自2014年流转土地以来,郑建平目前已经在周边5个村流转土地3700亩,用于双季稻、小麦、油菜种植。“我们的土地流转价远高于市场价,很快就流转了一大批土地。”郑建平说。

土地流转后,如何发挥更大效益?郑建平本身种田出身,自有一套种田思路。他按照自己多年的种田经验,改田!

流转的土地道路窄,农机装备开不进,怎么办?道路修缮。天气干旱,农田用水困难,如何做?开展灌溉排水工程。流转的土地高低不齐,咋处理?实施田块整治工程。“他种田太痴狂,农忙的时候,不回家休息,直接吃住在仓库里。”邻居说道。

好事多磨。流转第一年,亏损接近五十万。流转第二年,亏损上百万。流转第三年,依旧亏,好在鸭苗养殖大赚,家里收支基本持平。流转第四年,郑建平爱人“罢工”了:“别人赚钱你亏钱,赔本的事情,咱可不干。”郑建平听后,也颇为恼火,大吵一架,硬着头皮继续干。

“我是个犟人,越做不好的事情,我就越想把它做好。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有信心做成功。”郑建平告诉记者。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第五年,农业部门的政策支持,种田各项成本的降低,再加上天气的持续利好,流转土地终于迎来了大丰收,郑建平大赚一笔。

据了解,为适应机械化种植生产需要,郑建平自行投入累计800余万元,以高标准农田标准、小田并大田标准改造农田2200亩。

 

机械操作,良田变粮田

种田,三分手艺,七分工具。在全兴家庭农场里,一辆辆大型农机设备整齐排列,插秧机、旋耕机、割谷机、拖拉机等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光是农机设备,就花了一千多万。”郑建平边走边说,农机购买价格高,维修成本也高,好在有政府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减轻了不少负担,去年底,他一次性报废了插秧机、播种机等一些农机设备,报废补贴将近三千元,感到很满意。

农机在手,效率大翻倍。郑建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谷施肥的时候,以前纯靠人工,花费大半天,现在全程利用无人机实现精准投放,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100多亩的施肥作业。农忙时,无人机每天飞防面积可达600亩。”

农机的助力不仅让自身受益,也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据介绍,2021年,在全兴家庭农场基础上,郑建平创立了钱场镇飞鸿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托现有齐全设备,合作社提供“种子+深耕+种植+防病+收割+烘干+贮存”全过程一条龙服务。

“对单个农户做不了、做不好、不愿做的环节,我们进行集中管理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效果。合作社服务覆盖面积达8000亩,为服务农户每亩节约生产成本60元。”郑建平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由农民富起来的郑建平不忘本,时时想着用一己之力回馈社会。去年网球节举行,郑建平一次性捐助三万五千元。他说,“这是小事,不足挂齿。担当好社会责任是我应尽的义务。”

“我种了一辈子的田,我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情感,以后还会继续种下去,争取达到一万亩。”对于未来,郑建平有的,仍是一股向上的冲劲和热情。

(全媒体记者 石文芳)

编辑: 陈诗雨【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