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5年湖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线上交流展示活动成功举办,全省46个重点项目参与展示。京山市源泉镇村推选的“积分善养·乐龄共享”爱心养老文明实践项目作为市级重点项目亮相,受到广泛关注。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源泉镇村青壮年劳动力陆续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数量逐年增多。截至目前,70岁及以上留守老人已达119人,其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回应这一现实需求,源泉镇村于2019年启动以“爱心食堂”为核心的乡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项目创新设立“道德银行”,为每户村民发放道德储蓄卡。70岁及以上老人可通过参与义务劳动获取积分,凭积分在爱心食堂免费就餐。其他村民也可通过参与村务、文明善举积累积分,在村内超市、理发店、医务室等兑换商品或服务。此举不仅提升了老人的获得感和尊严,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出孝老敬亲、邻里互助的文明乡风。
为保障项目长效运行,源泉镇村积极动员村内企业反哺支持,并广泛吸纳社会爱心力量。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打造“爱心+农场”模式,老人参与农场管理,产出供给食堂并换取积分,形成良性循环。食堂还通过承接盒饭、外包服务等方式实现自营创收,构建“低财政依赖、高村民自治”的可持续机制。
项目整合多方资源,与华中农业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引入大学生志愿者定期服务;联动社会救助站、社工组织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中国好人”施丽带头捐款,并组织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开展义诊、助残、集体生日等活动;村卫生室医生积极参与,筑牢老人健康防线;市税务局等全国文明单位结对共建,丰富文明实践内容。
“三个一”为老服务,即每月开展“一次义诊、一次义剪、一次集体生日会”,并结合传统节日常态化开展文艺汇演、理论宣讲等活动,满足老人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温馨、欢乐的养老氛围。
六年来,项目从最初服务10位老人,扩展至每日服务70余人,累计开展助老活动1200余场,参与志愿服务达4300余人次,服务时长超23220小时。项目先后荣获第五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湖北省“一约四会”典型案例等荣誉,源泉镇村也获评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等称号。
“积分善养·乐龄共享”模式以积分激发尊严、以共享凝聚乡情、以循环实现可持续,已成为乡村养老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吸引周边村庄纷纷学习借鉴。(李傲 杨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