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 大讨论 > “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干部谈 >
奋战一线,善思善成谋发展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国娥   发布时间:2022-03-04    【字体: 】      

杨集镇党委书记  杨国娥

 

市委组织的“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大讨论,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破冰的良好契机,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交流,认真研读新的政策法规,理清新一年发展思路,思想上得到一次大洗礼、观念实现一次大转变,达到思想破冰、凝聚共识,明晰思路、提升素质的目的。

(一)、主要体会

1、奋战一线,必须着力强能力。基层是个大舞台,基层干部的身份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不能脱离基层一线。要克服“蜻蜓点水”的工作作风,要在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短板”,认识短板是滞后,更是潜力和机遇,在实际工作中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力量用到落实上,真正做到领导在一线苦抓,干群在一线苦干,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形成人往基层走、劲往实处使的良好局面。

2、奋战一线,必须努力履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要进一步对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破除“躺平”思想,“佛系”做法,必须立足杨集实际,立足岗位,紧紧围绕市委“五大竞赛”工作方案,在推动项目建设、坚持招商引资、优化项目服务、推进环境治理、打造党建品牌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明确努力方向,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做到履职尽责的过程就是为党和人民办事的过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并以自己的言行和形象去团结、带动、影响群众为实现杨集跨越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3、奋战一线,必须万事勇担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敢于担当是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做好基层工作,我们就必须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敢于担当。不管任何时候,出现任何情况,要坚持直面问题,排除万难解决问题,做到真干、敢干、实干、苦干,遇到问题不能推,不能拖,更不能够躲,只有这样说话才有人信,号召才有人听,指挥才有人从。克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守摊子思想,把问题考虑得深一点,谋划的远一点,力求把每项工作的推进更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努力形成奋发向上、勇创一流的工作局面更好的推动杨集发展。

(二)、转化成果,善思善成谋发展

2022年,我们将以“五大竞赛”为抓手,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以等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危机感、放不下的责任感来做好新年开局工作主动对标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规划,积极融入全市北部观光旅游带紧扣“大洪山特色旅游最美森系小镇发展思路,按照“一心、三线、四区、多点”全域布局,做足旅游文章,推进农文旅、康养产业等多元经济融合发展,转化好集训与大讨论成果。

1、锚定“一个目标”。即双创目标成功创建全省四好公路示范镇,全省擦亮小集镇示范镇通过擦亮小集镇打造森系特色小镇拉通杨孙旅游公路高标准完成一镇一路建设,实现“路景融合路产融合”“游运一体”,合理布局观景台、旅游驿站等配套设施,强化集镇、公路与现代农业采摘区、自然感受体验区和旅游景区景点的融合助力杨集全域旅游

2、坚持“二个不动摇”。即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旅游立镇不动摇出台镇域招商引资激励政策,鼓励村单位,机关干部打好乡情、亲情、友情牌,全方位向外推介宣传,提供信息,给与奖励,并与年度考核,评先表彰挂钩促进全员上阵抓招商,全方位引进市场主体力争引入2至3家有影响力的市场主体重点围绕“万人洞”、磨棋观、鸳鸯湖、间歇泉、菖蒲文化等旅游资源,分别开发建设3个以上集文化、休闲、体验、民宿、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支持泰康京山农场创建全省度假示范村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京山农场为引爆点,点燃杨集文旅产业发展突破口,着力引进头部企业和文旅项目,形成以泰康京山农场为中心、以菖蒲三口堰美丽乡村廊道为支点,南中北相呼应,辐射带动全域抱团发展的杨集乡村旅游新格局充分利用英烈树等红色小微革命教育基地三口堰“印象杨集”展馆、菖蒲村美丽乡村艺术创作中心等平台载体,与春游公司深度合作,推进三口堰与菖蒲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持续转变,做好“旅游+”文章,丰富旅游产品、旅游业态,着力建设杨集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杨集特色旅游产品、创建杨集网红旅游景点,努力让杨集产品成为旅游产品,杨集环境成为旅游环境,实现2022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双提高为京山全域旅游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

3、实施“三大工程”即党建品牌创建工程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半年一评比,每年一结账,面推动书记抓党建主责主业、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积极探索“党建+项目建设”,“党建+积分制管理”,“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全域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塑造“印象杨集”党建品牌;通过开展书记讲党课,班子成员讲业务,机关干部讲工作,常态化开展大培训,促进村两委干部与机关干部双向提能依托京山农场、土汉子、葛之缘、康缘药业、诺克特药业等龙头企业,广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效扩大银杏、葛根、中华蜂、食用菌特色产业种养规模融合旅游元素,不断提升特色产品质量内涵杨集葛粉,中华蜂,香菇等打造成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将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4、聚焦项目一方面通过在全镇开展项目大拉练,大比拼,比质量,比进度,比存活率,促提质提效,重点聚焦以京山农场二期为代表的农文旅类项目,以双墩整村推进乡村振兴与各村集体经济项目为主的乡村振兴类项目,以卢棚等4个村6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与小二型水库整险加固基础设施类项目,以卢棚、双墩、三口堰等村为主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实体项目建设质量,比基础项目建设速度,比产业项目存活率,促进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将京山农场打造成集生态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度假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成为引领杨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标杆与龙头,让杨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充分利用英烈树等红色小微革命教育基地三口堰“印象杨集”展馆、菖蒲村美丽乡村艺术创作中心等平台载体,与春游公司深度合作,推进三口堰与菖蒲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持续转变,做好“旅游+”文章,丰富旅游产品、旅游业态,着力建设杨集精品旅游路线、开发杨集特色旅游产品、创建杨集网红旅游景点,努力让杨集产品成为旅游产品,杨集环境成为旅游环境,实现2022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双提高。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包装争取项目,提升改善杨集人居环境,培植杨集发展后劲,进一步推动杨集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