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 大讨论 > “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干部谈 >
以高水平安全服务 保障高质量发展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廖国雄   发布时间:2022-03-04    【字体: 】      0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廖国雄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市委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为京山经济社会发展指出了新思路,找准了新办法,提出了新要求。市应急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扎实开展“思想破冰、服务提效、发展突围”大讨论,坚定不移破除思想坚冰,坚决扛起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的使命担当,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着力抓好“一个统筹”。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时刻谨记“枕戈待旦、应急为民”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理念,保持定力忠诚履职,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促进安全发展。

坚决守住“两条底线”。一是紧紧扭住杜绝重特大事故、防范遏制较大事故这个“牛鼻子”。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常态化开展“百日双扫”,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为期一年的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两个集中治理;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领域安全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做到问题“零遗留”、整改“零容忍”、处理“零放过”。二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性自然灾害的底线。完善防火防汛、抗震救灾各项措施,及时补齐短板弱项,积极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以“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政治自觉,坚持做到切合实际、作风实在、注重实效,以实干的态度、实用的办法,既扎实做好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又做好关键时间节点的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持续提升“三项能力”。一是灾害防治能力。强化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发挥,有效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在防汛方面,编制防汛风险部位图,加强水库安全度汛规范管理,统筹做好会商研判调度;在森林防灭火方面,着力抓好野外火源管控,加强林区防火宣传教育,强化火灾应急扑救措施;在风险普查方面,全面摸清核实灾害风险点位,有效开展风险监测分析,提前做好自然灾害防范。二是基层应急能力。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我市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按照我市镇(街道、区)应急办建设要求,在配齐应急人员、加强应急保障方面,加强与各地、各部门协调沟通,确保落实落地。健全完善合法规范、有效管用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重点时期和重要时段,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三是执法监管能力。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严格执法和指导服务并重,从制度上健全执法机制,提高“精度”,加大“力度”,把握“尺度”,体现“温度”,把做好安全工作作为最好的服务,让安全成为最优的营商环境,实现安全执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重点强化“四大支撑”。一是科技支撑。推进京山市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指挥中心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和调度指挥等功能,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互联互通。强化值班值守,高效顺畅保障全市应急指挥调度工作。二是人才支撑。综合采取训月讲、跟班学习、轮岗历练等方式组织班子成员讲、股室讲、专家讲,全角度开训,在全市应急管理系统通过学习大动员、思想大碰撞,推进应急干部的业务素质力大提升;针对性举办全市应急管理业务培训班,夯实基层干部专业知识基础。三是法治支撑。持续宣贯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重点法律法规,推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在应急管理领域深入人心,认真践行。四是物资支撑。聚焦“全灾种、大应急”的需要,不断加强物资储备、物资管理,确保急时可用、用之有效。建立健全市级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和重点部门行业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形成综合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推行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应急管理工作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没有高光时刻,每一天都是从零开始,考验的是水平能力,更是党性初心,惟有毫不懈怠,以谦卑之心、务实之举、“三牛”精神,赓续以应急人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力确保2022年“开门安”、“开局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742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