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藏粮于海”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作者:栗建昌、张武岳、王阳   发布时间:2022-03-30    【字体: 】      

  新华社济南3月29日电 题:“藏粮于海”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栗建昌、张武岳、王阳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山东陆地海岸线约占我国的六分之一,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居我国首位。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渔业大省山东,近年来以创新之智、转型之心、科技之手,建设海洋牧场,囤实蓝色粮仓,提升海洋科技驱动力,用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不断满足国人的“饭碗”。

  山东半岛人与海的故事,见证着新时代“藏粮于海”的生动实践。

  66岁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有个夙愿:在我国的海里规模化养殖三文鱼。

  让鲑鳟冷水鱼类在我国较温暖的海域存活,一直是个难题。经过多年寻找,学者发现,在山东日照以东有一处黄海冷水团,水质适合此种鱼类生存。

  2011年开始,董双林和他的团队走上科研攻关之路,研发出不少“黑科技”。“通过注水注气,养殖设备采用‘沉浮机制’:夏季表层海水过热时,可下沉至深处的冷水团;秋季表层海水适宜时,可上升至水面。水温难题破解了。”董双林介绍,加上鲨鱼防护、鱼鳔补气、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自主技术的保障,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冷水鱼类实现了重要突破。

  看到黄海海域“深蓝1号”智能网箱一条条近10斤重的三文鱼长成收获的情景,董双林不禁眼角湿润。

  在黄海海域的“深蓝1号”网箱,养殖工船在收获三文鱼(无人机航拍)。彭照军摄

  如今,我国用海洋科技“养出”的三文鱼,与国外主产区相比,成鱼快、品质优、病害少、人工与物流成本低。水温适宜的前提下,每年可收获30万条成品三文鱼,产量超过1500吨。

  中国船舶武船集团青岛北船重工高级工程师杨慧勇说,未来海洋渔业将继续聚焦高精度检测设备和专用设施研发等“卡脖子”问题,融合应用养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深远海实现养殖集约化、装备化和智能化。

  “不远的将来,望洋兴叹的场面会越来越少。”他说。

  深海之中,矗立着一座座巨大的“海中城堡”,只需数人操控,便可实现智能运行。这种被称为海洋牧场的“蓝色粮仓”,在山东近远海,省级以上的达到129座,国家级的已达59座。

  凝聚着海工装备行业工人智慧的智能网箱“经海004号”,近日在山东烟台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海域投运,用于养殖许氏平鲉等商品鱼类。

  这一设备出自烟台中集来福士公司。近年来,这家海上钻井平台生产企业开始用海工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制造海洋牧场专用设施。

  位于山东烟台长岛综合试验区南隍城岛海域的深海智能网箱“经海004号”。(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富祥说,“经海系列”深远海智能化网箱有效养殖容积达7万立方米,单体网箱年产渔获600吨到700吨,而如此大的海洋牧场设施,也只需4名工人进行管理。

  在深远海“养鱼”,不再遥不可及。专家介绍,依托海洋牧场装备,传统的近海网箱养殖产业已经走进深远海,实现了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海产品养殖的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不断满足消费者对海洋美食的需求。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