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转折之城”再写传奇
来源:新华社   作者:李惊亚、刘智强   发布时间:2022-05-07    【字体: 】      

  新华社贵阳5月6日电 题:“转折之城”再写传奇

  新华社记者李惊亚、刘智强

  进入5月,革命老区贵州遵义的乡野间格外“红火”。在新蒲新区新舟镇的辣椒种植基地上,村民们正忙着将已育好的辣椒苗移栽到地里。

  87年前,“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召开。由于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受限,革命老区遵义长期受到贫困的羁绊。

  工人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一家辣椒加工企业内转运辣椒(2020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号角在黔北大地吹响。如今,黔北大地焕然新生,辣椒、茶叶、方竹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位于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专业辣椒批发市场,2017年正式运营,可满足年交易量75万吨,2022年交易金额有望突破100亿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辣椒产地和集散地。

  工人在遵义市新蒲新区中国辣椒城将辣椒装袋(2021年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中国辣椒城为大家创造了发展的平台。”吴应波是新舟镇最大的辣椒种植户,做辣椒生意十几年,在贵州、新疆、甘肃多地均有自己的种植基地,2020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出来的辣椒运往中国辣椒城进行加工,再销往全国各地。多年来,带动数千名群众增收。

  这是遵义市正习高速芭蕉互通(2021年6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正安县,曾经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走进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工人们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制形、打磨、上漆、调音,吉他声声宛若奏响一首“生产进行曲”。

  2020年3月,随着正安县脱贫摘帽,遵义市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今,“一步跨千年”的奇迹依然在革命老区山乡上演。

  5月2日,游客在贵州省正安县九道水景区乘船观光(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产业园内入驻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111家,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以上,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产品远销美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安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产业园带动就业近1.5万人,有效保障了近7000人稳定脱贫。

  500吨级标船从遵义市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下游引航道驶入第三级承船厢(2021年6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因长征期间四渡赤水战役闻名遐迩的赤水河,是一条“英雄河”,五马河是赤水河仁怀段最大的支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生活垃圾、养殖生产、工业排污、非法捕捞等,河流水质急剧恶化,55岁的当地村民郭小勇眼看着这条“母亲河”从“漂白沫”到重回清澈。

  4月11日拍摄的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景区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楹摄

  “五马环境争上游,一江清水送下游。”郭小勇自豪地说。近年来,五马镇全面取缔、治理五马河沿岸数百家污染企业,充分发挥镇、村、组三级河长作用,将党员干部纳入巡河队伍,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通过“关、建、治、管”保障护河治河工作有力有效。如今,五马河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标准,已成为仁怀市境内保护最好的河流之一。

  五马河的变迁是革命老区遵义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据遵义市政府统计,“十三五”期间,乌江、赤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有序推进,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面完成,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5%,县城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

  近年来,曾经养在深山人未识的遵义对外开放能力显著增强:黔渝快铁建成通车,茅台机场建成通航,乌江航运通江达海,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万公里、居贵州省第一。

  贵州省乌江特大桥(2021年1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雄关漫道真如铁”,历史烟尘中的一个个红色印记,讲述着“伟大转折”的惊心动魄;“而今迈步从头越”,时代答卷中的一次次艰难求索,凝结着“转折之志”的憧憬期待。

  2021年,遵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经济增速连年位居西部非省会城市前列。从摆脱贫困到实现经济实力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各项事业的历史性发展,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转折之城”再写传奇。

编辑: 王静【打印】 【关闭窗口】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关注京山市全媒体矩阵

默认标题__2025-01-26+09_47_50


   热点资讯
 

       中国·京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今日京山新闻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今日京山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在稿件开头注明“据今日京山新闻网消息:(记者:XXX)”,所有转载的图片还需注明“记者:XXX 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含有少量的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友情链接: 人民网    央视网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光明网    国际在线    中国日报中文网    新华湖北   
地方频道: 荆楚网    荆门新闻网    钟祥新闻网    天门网    随州新闻网    荆州新闻网    孝感网    三峡新闻网    鄂州新闻网    黄冈新闻网   
                    
中共京山市委、京山市人民政府主办,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瑞安科技
本站所刊登的今日京山新闻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京山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京山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线索\短视频征集,请发送至3768727009@qq.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24-6210101 举报邮箱:jssrmtzxxmt@163.com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第3417026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2120200047
鄂新网备:1009-0009 | 公安备案编号:42082102000001 鄂ICP备16000180号-1